竹子自小聰明刻苦,從小學到初中畢業一直擔任班干部,每次考試都是前三名,這讓在生活重壓下沒有屈服的單親媽媽備感欣慰。初中畢業后,成績優異的竹子被保送到安徽省重點高中淮南市一中,令許多同學艷羨不已。
竹子剛上高中不久,突然感覺雙眼經常酸澀癢痛視力驟然銳降,連看書本上的字都非常吃力。到當地醫院檢查后,醫生告訴岳梅:孩子患的可能是罕見的進行性小腦萎縮!目前,全世界還沒有成功治愈的先例!岳梅猶遭當頭棒擊,感覺天快要塌下來了,拿著診斷書發瘋似的揪拽自己的頭發,“老天呀,你對我為何如此的不公啊?!”岳梅用拳頭猛擊堅硬的水泥墻任鮮血淋漓,一下子癱倒在冰涼的水泥地上………眼淚也無法改變命運,就是有萬分之一的希望也要用一萬倍的努力去實現!岳梅旋即帶竹子來到上海瑞金醫院復查,可診斷結果依舊是那幾個可怕的字眼。一次次相同的確診結果無情擊碎了岳梅所有的美好期冀,她努力控制住自己的悲傷,決定隱瞞住病情,因為如果絕癥撕裂女兒的自信,這個單親家庭將徹底墮入無底深淵!岳梅只好按醫生的囑咐,為竹子配了各種治療近視、弱視的眼鏡。
隨后的一年多里,不甘心的岳梅假期又帶女兒奔赴北京、上海等各大醫院求治,但治療均不見起色,病情反倒越來越糟糕。竹子的心情開始變得脆弱敏感,她一次次問岳梅:“媽媽你說實話,我的眼睛還有救嗎?”看著女兒迷茫無助的眼神,岳梅欲哭無淚,一次次緊緊地把竹子摟在懷中笑著說:“醫生說問題不大,是你學習太刻苦由近視導致的并發癥,但治療時間比較長,只要你配合治療就一定會有效果的。”
轉眼到了2001年7月高考結束,竹子不負眾望,以優異成績被中國礦業大學工商管理專業錄取,久違歡笑的岳家沸騰了!可此時一次復查,醫生卻告知:竹子的視力可能在三五年內近于失明,身體失去平衡生活不能自理。聽到醫生的話,岳梅心如刀絞:如果不去念大學,本來就有心靈創傷的孩子成天關在家里孤獨自閉,健康一定每況愈下。可如果竹子獨自離家去上大學,按醫生的說法,女兒一個視力嚴重殘缺者要適應沉重快節奏的學習生活談何容易?這條挑戰其生理和意志極限的求學路,個中艱辛她能堅持下來嗎?
“我是媽媽,我不會認輸,既然給了她生命,就要對她負責到底,我要做孩子的再生雙眼和第一根拐杖!”岳梅此刻油然萌生了一個大膽想法:我要做孩子的校友,和孩子一起去念書,報考女兒學校的博士去陪讀!這樣,不僅能照顧她的生活幫助她求學,同時還能利用北京一流的醫療資源控制延緩病情。
絕境拯救,
母女同窗震撼世人
2001年9月1日開學后,岳梅坐火車將女兒送到學校一切安頓好后,便回到家中備考實施自己那個美麗的絕境拯救計劃。團聚,一定要團聚,那個最美麗的期待就像荒地里的一枝黃花一樣在岳梅的心中不分白晝肆意瘋長。
2002年2月18日,43歲的岳梅和女兒一起來到礦業大學報到,在同一個大學校園里,她如愿和女兒團聚了,并將在這里與女兒一起踏上近4年的求學求醫路。呼吸著礦業大學校園里清新的空氣,聆聽著美妙的鳥鳴,岳梅第一次難得快樂起來,她的臉上浮現出一層母性圣潔的光輝。
岳梅考上博士生時,竹子的病已經發展到臉貼在書上都很難認出字的地步。每天,岳梅攙扶著女兒從宿舍到教室再到食堂。有時因為自己課程緊實在抽不開身,她就委托竹子的兩個室友交替照料。中午,岳梅還得給竹子熬中藥,晚上陪她在礦業大學操場上跑步改善體質。在照顧女兒的同時,岳梅還得完成繁重的博士課程與作業。沒有課或雙休日,她就帶竹子到北京各大醫院去看病。每一次出門,岳梅都仿佛感覺到離那個美麗的希望又近了一步。
北京的冬天總是很漫長,母女倆常常4點多便起床,轉三次以上公交車才能到達診治醫院。從學校到公交站點要步行一公里路,路面太滑,竹子平衡力不好,經常滑倒在地。一個雪后的早晨,岳梅扶竹子上車時突然腳一滑重重摔倒在路面上!岳梅只覺手部一陣錐心的疼痛,一看,許多尖細碎冰粒刺進掌心鮮血直冒,疼得她眼淚都快落下。岳梅沒有去附近藥房買消毒水和創可貼,而是用紙擦拭下簡單處理后上了車,她知道如果不趕時間去掛專家號,一個上午就白搭了。
可是,所有醫院的醫生都對竹子的病不太樂觀。竹子大三時,就連最權威的解放軍總醫院也確診了進行性腦萎縮這個事實。岳梅知道,紙終究包不住火,只有適時透露出信息,才能讓竹子直面人生。讀博期間,岳梅幾乎沒回過老家淮南,雙休日也都是在各大醫院度過的。而冰雪聰明的竹子也從媽媽一次次失望的眼神中讀懂了一切,從此,她拒絕再去醫院。每天照顧女兒花去了岳梅大部分的時間,四十多歲的年紀,也讓她感到了自己與同學們的差距,她只有加班加點彌補學業,并虛心向同學和老師請教。博士班的課題研究經常在外地舉行,如果外出是一天,岳梅就提前做好飯讓竹子帶到教室吃,時間長了,岳梅就在食堂訂外賣,把一天三頓飯準時送到竹子的宿舍和教室。
大四時,竹子的病情更糟糕了。因為無法和正常同學那樣邊看邊聽邊記,在課堂上竹子只得用錄音機錄下老師的講義內容,回到宿舍再慢慢放,由媽媽邊記錄邊誦讀,幫助竹子消化吸收。樂觀的竹子笑著對媽媽說:“別人學個名詞很簡單,我得搭上媽媽要費三道程序,才能跟上進度,雖然學得吃勁,可記得越清晰。”挑戰耐力與吃苦的長征終于抵達終點了,當年夏天論文答辯時,因為竹子視力堪憂,評委老師們害怕發生意外,破例讓她坐在位子上答辯。但倔強的竹子還是從容掙扎著走到臺上,憑借豐厚的專業功底,竹子終于出色地完成論文答辯順利畢業。與此同時,岳梅的博士論文也圓滿通過了答辯。
回報母愛,
相扶相攜一路行
為了讓女兒有更好的條件治療,2005年9月,岳梅作為高級人才被引進到合肥學院任教。每天,岳梅發揮自己生命的一切潛能和時間賽跑:手腳不停地忙著擇菜、拖地、洗衣,她像一只高速旋轉的陀螺,白天除了給竹子做可口的早中晚三餐外,其余時間都急速奔波在去課堂和實驗室的路上。期間,盼望奇跡發生的岳梅又四處舉債跑遍了廣州、上海、南京等大醫院為竹子治病,但沒有任何效果,命運多舛的竹子視力卻隨著時間流逝幾乎全部喪失,甚至連吃飯和穿衣都相當費力。
悲涼茫然的竹子情緒時好時壞,她開始在家中絕食摔東西向媽媽發火:“你為什么要把我這個殘廢生下來?老天啊,難道你嫌對我的折磨還不夠嗎?!”岳梅一聲不吭地忍受著女兒的發泄,她知道,女兒此時需要的不僅僅是溫飽與治療,最關鍵還要給她進行心理療傷!岳梅無數次勸導說:“竹子啊,我相信醫學在一天天進步,總有一天會治好的,可是如果你不認真學得一技之長,將來不僅自己難以生存,也沒有看病的本錢啊?!”岳梅還找來了學院的心理專家對她進行疏導,安裝了電腦為女兒排遣寂寞無聊,并讓竹子嘗試著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事,讓她感受到生命的尊嚴與價值。
命運有時看似垂青卻總在捉弄人。2006年底,岳梅從報上看到一則消息,北京一家大醫院成功為一例腦萎縮患者進行了神經干細胞移植手術,療效顯著。岳梅驚喜萬分,立即返回老家湊了好幾萬元錢飛赴北京求醫。隨后,這家醫院也為竹子進行了神經干細胞移植手術,然而,命運再次和竹子開了個天大的玩笑:術后的竹子病情依舊沒有得到任何改觀,她眼前的世界依舊一片黑暗。而此刻,自己的同窗都已找到滿意工作享受人生,巨大的心理落差再度讓竹子陷入了深深的無助絕望中。竹子整天將自己關在陰暗的小房里,不見到任何人。
岳梅感受到了女兒的絕望,一閑下來便抱著發呆的竹子淚水長流,“孩子,《盲人與燈》故事你聽過嗎?黑夜里有個盲人執盞明燈蹣跚而行,路人好奇問,你啥也看不見打燈籠干嗎?盲人說我不是為自己,是為了讓別人看見我,以免相撞!”媽媽開導竹子說:“寶貝,自古身殘志堅成就大事者不乏其人,沒有了光明你還有健全的雙手,還有愛你的媽媽做你堅強的后盾呀!”漸漸地,竹子心頭的堅冰開始融化。
2009年5月10日,母親節。在實驗室加班忙了一天的岳梅做好了飯菜讓女兒吃后,自己連衣服也沒換正準備睡覺時,忽然發現在衛生間忙活良久的竹子把她按在椅子上說:“媽媽,今天是母親節,我沒錢為您買禮品,就讓我給您洗次腳吧”。竹子將半瓶溫水和少許紅花油放進腳盆里,踉踉蹌蹌端到媽媽面前,顫巍巍扶媽媽坐在床沿上,然后輕輕替媽媽脫去襪子,又摸索著用手試了試盆里的水溫,這才把媽媽的腳放入盆中,輕輕地揉搓……一系列動作雖然那樣的笨拙生硬,竹子卻很認真賣力地使勁揉搓著。岳梅的眼眶內閃爍著幸福淚花,她是為懂事的女兒驕傲喜極而泣,張嘴呢喃:“我,我還是第一次享受女兒給我洗腳呢……”
女兒的懂事也給予了岳梅無盡的工作動力。為了以身作則鼓勵女兒,她在教學上兢兢業業不辭辛勞,幾年間取得了一系列榮譽成就。同時她如山般厚重的母愛與巨大付出也打動了500萬合肥市民,2011年年底喜獲合肥市“十大杰出母親” 榮譽稱號。
為了能謀求生存技能,竹子從2011年開始靠聽收音機學習盲文。那段時間,每天坐在地上彎腰弓背摸練盲文成了竹子生活的全部。重新找到了生命支點的竹子忘記了手臂腫痛,欣喜地對岳梅說:“媽媽,學習盲文使我找回了人生的動力,我感覺又回到了學無止境的大學課堂里。”媽媽心疼地為竹子按摩腫脹的雙臂,淚水滑落臉龐。在盲文知識的海洋中暢游極大地開闊了視野后的竹子,開始思考她的人生全新命題:動手用盲文撰寫《循環經濟與企業管理》,她計劃用一年的時間寫完出版,屆時好作為媽媽53歲的生日禮物……
2012年3月5日,接受記者采訪時,岳梅今年已經53歲了,隨著年齡的增長,她逐漸感到照顧女兒已力不從心,“無論如何,只要我能動一天就不會讓母愛缺失,如果真的到了自身難保的那一天,我就陪同女兒去養老院,只到生命的最后一天……”無論世事變遷,無論榮華卑微,太陽每天都是新的。這份令人動容撼人心魄堅如磐石的母愛,在竹子生命的流程中,始終是把擋風遮雨的傘,一部受用不盡的百科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