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逸凡被媒體譽為天才少女,但她否認自己是天才。她說:“我感謝母親,她給了我一個溫馨的‘漂流屋’……”
北上濟南,小城之家一夜“拆散”
2001年仲夏,7歲的侯逸凡被送到了山東濟南,師從國際象棋大師童淵銘。
侯逸凡的父親侯雪健和母親王茜將女兒送到濟南。在返程的路上,王茜卻不停地接到女兒打來的電話:“媽媽,你們別扔下我”、“媽媽,我想你……”每接一次電話,王茜就淚光閃爍。
侯逸凡5歲生日那天,媽媽送給她一副小跳棋。小逸凡有事沒事,就一個人擺弄著棋具。沒多長時間,她就把跳棋玩得很嫻熟,家里沒有一個人是她的對手。夫妻倆發現女兒在下棋上有著驚人的天賦后,決定送她去學棋。
1998年8月,侯逸凡被送進了一個中國象棋培訓班。小逸凡一下子就“鉆”了進去,對其他玩具及別的小朋友常玩的游戲一點也不感興趣,腦中、心中只有棋。
這年年底,興化市出了一個全國國際象棋冠軍,舉城歡騰。興化也掀起了學國際象棋的熱潮。王茜也跟了潮流,1999年5月,她將女兒送到國際象棋培訓班。
2001年7月,江蘇省棋院在鎮江舉辦了一次少兒比賽,侯逸凡表現出色,奪得冠軍。她的表現引起前來觀戰的國際象棋特級大師童淵銘父親的關注。
王茜對童淵銘的大名早有耳聞。他不僅是齊魯晚報棋隊的主力戰將,而且還是一個出色的教練,先后培養出二十多個全國少兒冠軍。王茜趁著童父贊賞侯逸凡的良機,請他幫助穿針引線,讓侯逸凡拜在童淵銘門下。不久,童淵銘收下了侯逸凡。
女兒遠在濟南學棋,王茜茶飯不思,行走坐臥想的都是女兒。幾天之后,她有了辭職照顧女兒的想法。但遭到了雙方父母的反對,“下棋是一種娛樂,怎么可以當飯吃呢!”“你的工作這么好,說辭就辭,以后到哪里找這樣的地方啊!”關鍵時刻,幸虧侯雪健非常支持:“為了女兒,我們做點犧牲也值得,你辭職去照顧她,我支持!”
于是,王茜辦理了停薪留職的手續,只身來到濟南,租了一間民房,專門照顧女兒。
侯逸凡學棋費用很大,再加上租房及生活費,而且王茜辭了職,全家的生活重擔就壓在侯雪健身上。為支持女兒學棋,侯雪健戒掉煙酒,還將家中的房子以每年3000元的價格出租,他則搬到了大姐家居住。
幾乎是一夜之間,原本一個幸福安寧的家就這么被“拆散”了,王茜心里不免酸楚。侯雪健替她抹眼淚,安慰她:“我們又不是沒有家,只要有你和女兒的地方就是我們的家!”
漂泊北京,你在哪兒家就安哪兒
在濟南,母女倆雖然擠住在簡陋民房,但王茜總是竭盡所能將房子裝扮得溫馨又漂亮。她貼了瓷磚,換了窗簾,還按照興化家里的布局,花了幾千元買來好看的布藝沙發,廚房也按照家里的標準購置了必用品。
侯逸凡開始還不理解母親的舉動,“媽,這是租來的房子,咱們說搬就搬走,這些東西到時不都浪費了?”王茜沒有回答,而是反問女兒:“乖女兒,住在這兒你有住在家里的感覺嗎?”侯逸凡認真地點了點頭。王茜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這就好,這就是我們的家,哪怕只住一天,我也要讓你有家的感覺!”小逸凡明白了,媽媽為了她,用心良苦啊!
2005年,11歲的侯逸凡成為國家隊的一員。王茜跟隨女兒搬到了北京。剛開始,母女倆只能租住著二十多平方米的小房子。北京的房租遠比濟南高,壓得王茜喘不過氣來。
那年秋天,王茜給女兒換下涼席,鋪上了床單。但當晚,侯逸凡卻輾轉反側睡不著。王茜問女兒:“怎么了?”侯逸凡說:“我以前一直睡花格子的床單,使我經常想到棋盤,這個淡綠的床單我睡不習慣……”
第二天天黑了,王茜才滿頭大汗地騎車回家。一進門,她就高聲叫道:“凡凡,快來看,我給你買的花格床單。”候逸凡這才知道,當天一大早,媽媽將自己送到棋院后,就騎著自行車跑了不少商場和批發市場,但都沒找到女兒想要的花格床單。后來,她在一個好心大媽的指點下,找到了城西的一個窗簾城,挑了上好的花格窗簾布,央求做窗簾的師傅,用這塊布料做成了床單。
躺著這母愛制成的床單上,侯逸凡悄悄落淚。這一刻,她更深刻地讀懂了母愛的偉大。
在侯逸凡到濟南及到北京的幾年間,王茜與侯雪健一直兩地分居,一年連見一個月的時間都沒有。每想到此,王茜就自責不已。侯雪健卻說:“你在前方培養著女兒,你的擔子比我重多了,要是自責,我更應該自責呢!”父母的話一字不落地進了侯逸凡的耳朵,她一手拉著爸爸,一手拉著媽媽,含淚說:“爸、媽,要是咱們一家人能守在一起,比我拿十個金牌都重要!”
2008年8月1日,侯雪健停薪留職來到北京支持女兒。一家人在國家訓練中心租了一個四十平米的兩居室安頓下來。而王茜也在國象隊的圖書室找了一份臨時工。七年漂泊過后,一家人終于得以團聚。
衛冕棋后,給父母一個不再漂移的家
隨著棋力大增,侯逸凡參加的比賽,大都可以拿到第一,成了圈內公認的天才少女。她也漸漸滋生出驕傲的情緒。這讓王茜心里有些不踏實。
兩次不應有的失誤讓小逸凡一時很難接受。看女兒情緒低落,王茜開導她:“一兩次失利并不可怕,這說明你的棋還有稚嫩的地方,還需要磨煉。”
一次,喝了媽媽煲的冬瓜湯后,覺得味道很好的侯逸凡不禁連喝了好幾碗。王茜適時地問她:“知道冬瓜湯為什么好喝嗎?關鍵是看火候,火候掌握得好,湯才能煲得好喝。”接著,她話題一轉,“下國象也一樣,也得看火候,太急躁不行,太溫吞也不行。需要搏斗時不進攻就會喪失時機,但一味地捕殺不講究策略也難于取勝,要恰如其分地掌握好火候,控制好心態。”媽媽的話,讓女兒若有所思。
就這樣,通過王茜一道又一道的“心靈煲湯”,逸凡的精神面貌有了很大變化,潛質也得到全部釋放。2007年2月,侯逸凡在第六屆俄航杯國際象棋公開賽中三次擊敗世界男子特級大師,在世界棋壇引起轟動。同年6月,侯逸凡在全國國象女子個人賽中11輪積9分奪冠,成為中國最為年輕的棋后。
侯逸凡經常參加國際賽事,語言成為她與國外棋手交流的最大的障礙。王茜本準備替女兒報英語培訓班,但學費太高。她苦思冥想后,有了辦法。她經常帶著侯逸凡到一些高校的“英語角”跟大學生直接交流,向大學生請教。同時,她自己也帶頭苦攻英語,母女倆交流時,她逼迫女兒要用英語交流。遇到母女倆都不會的單詞與語句,王茜再四處求教。經過一陣惡補,侯逸凡已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
2010年10月,侯逸凡在廣州亞運會獲得個人金牌。接著,她在土耳其安塔基亞舉行的女子國際象棋世錦賽上,一舉奪冠,成為國際象棋歷史上第十三位世界冠軍與最年輕的世界棋后!
奪冠之后,侯逸凡快樂得笑成了一朵花。當有人問起侯逸凡的目標是什么,她回答很干脆:“想學謝軍姐姐讀到博士,再就是給漂泊的爸爸媽媽在北京買一套房子,給他們個安樂窩,讓我們的家不再漂流!”
上一篇:媽媽就是用來擦眼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