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世紀初,有一位猶太少年,他做夢都想成為帕格尼尼那樣的小提琴演奏家。他一有空閑就練琴,可是就連父母都覺得這可憐的孩子拉得實在太蹩腳了,完全沒有音樂天賦。
有一天,少年去請教一位老琴師,老琴師說:“孩子,你先拉一支曲子給我聽聽?!鄙倌昀伺粮衲崮幔玻词拙毩?xí)曲中的第三支,簡直破綻百出。一曲終了,老琴師問少年:“你為什么特別喜歡拉小提琴?”少年說:“我想成功,我想成為帕格尼尼那樣偉大的小提琴演奏家?!崩蠋熡謫柕溃骸澳憷倏鞓穯幔俊鄙倌昊卮穑骸拔曳浅?鞓?。”老琴師把少年帶到自家的花園里,對他說:“孩子,你非常快樂,這說明你已經(jīng)成功了,又何必非要成為帕格尼尼那樣偉大的小提琴演奏家不可?你看,世界上有兩種花,一種花能結(jié)果,一種花不能結(jié)果,不能結(jié)果的花更加美麗,比如玫瑰,又比如郁金香,它們在陽光下開放,雖說沒有任何明確的目的,這也就夠了。”
少年完全明白過來:快樂勝過黃金,是世間成本最低,風(fēng)險也最低的成功。少年心頭的那團狂熱之火從此冷靜下來,他仍然常拉小提琴,但不再受困于帕格尼尼夢想。
這位少年是誰?他就是日后名震天下的物理學(xué)家阿爾伯特·愛因斯坦。
你會在憧憬成功的時候滿懷信心,你也會在失敗到來時神情沮喪。憧憬本身沒有錯,但你的理想有時會和你的智慧失之交臂,計劃中的理想會漸漸離你遠去。如果執(zhí)著地追求仍沒有結(jié)果,你就要試著挖掘你智慧中蘊藏的另一種成功的因素,這才是真正的智慧。讓生命的花朵園里百花齊放,各有千秋,那我們的生活會更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