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2000年9月,25歲的趙劍婷從河南醫科大學臨床醫學系畢業后,被位于新鄭市的鄭州華信學院聘為綜合系醫學專業的教師。她熱情開朗、隨和可親,工作上認真負責,很快就和學生們打成了一片。
寧康壽是綜合系中西醫專業一班的學生,趙劍婷是他的代課老師。寧康壽家庭比較困難,一次,他患了重感冒不舍得花錢輸液治療,還堅持帶病上課。趙劍婷發現后親自把他送到學校醫療部輸液,還自己掏錢給他付了醫療費,而且從那以后像對弟弟一樣特別關照他。寧康壽性格沉靜靦腆、敏感多思,漸漸地,趙劍婷的影子時常在他腦海里飄來飄去。
趙劍婷畢業后立志考研,2001年初,研究生招生考試結束后,她自覺發揮不好,情緒很低落。寧康壽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因為他的老家在廣東吳川市的海邊,思忖再三后,他鼓起勇氣邀請她去海邊看海散心。看海是趙劍婷夢寐以求卻一直未能實現的愿望,她很高興地答應了。
2001年1月16日,趙劍婷和寧康壽一起來到康壽的家鄉。第一次看到海,趙劍婷沉醉了,所有的郁悶一掃而光,她張開雙臂貪婪地擁抱和親吻著海風,并情不自禁在海邊跳起了歡快的舞蹈,白色風衣和烏黑的長發也隨之輕舞飛揚,飄逸靚麗如傳說中美麗的海上女神。一旁的寧康壽不禁看得呆了,他的心情不自禁地怦怦跳起來,那一刻,愛戀的種子已在他心里落地發芽……
趙劍婷在海邊度過了一個美好而特別的春節。他們每天都去海邊散步,撿貝殼、抓小螃蟹、堆沙堆都成了他們最開心的游戲。返校時寧康壽的父親寧桂秀不停地感謝趙劍婷在學校時對兒子的關心,趙劍婷笑著說:“寧叔您說到哪兒去了,在我心里一直把康壽當成我的弟弟,要不然我也不會和他一起到這兒來了……”她拉起寧康壽的手說:“康壽,你當著叔叔阿姨的面叫我一聲‘姐’,以后我一定做一個稱職的好姐姐!”寧康壽知道自己在她心目中只是一個小弟弟,不由感到一絲失落,但他還是認認真真地叫了一聲“姐”。
從此,趙劍婷對待寧康壽就像照顧自己的親弟弟一樣,隔三差五做點好吃的讓他過來改善生活。在學習上則對他精心輔導,嚴格要求,還趁著五一假期把他帶回老家河南省豐丘縣,對父母介紹說這是她“撿”回來的弟弟。
9月,為了專心考研,趙劍婷辭職來到鄭州,在一個叫老代莊的都市村莊里租下一間房居住,全力投入到考前的學習中。寧康壽自告奮勇地承擔起了照顧她飲食起居的任務,每到雙休日便趕到鄭州給她買菜做飯、打掃衛生,晚上則借住在一個叫姜國棟的朋友的出租屋里。這種近距離的接觸,寧康壽更加了解到她的勤奮、執著和堅韌,對她的愛慕也與日俱增。
2002年1月,趙劍婷再次參加考研,這次她自我感覺發揮不錯。但是,3月底結果出來后,她僅以幾分之差未被所填報的重慶醫科大學錄取。她愈挫愈勇,找了幾份家教,邊掙錢維持生活邊繼續發憤苦讀。
盡管寧康壽把自己的暗戀深埋于心,然而,還是被趙劍婷的同學和好友、在河南醫科大學工作的付曉瑞看了出來。寧康壽對趙劍婷純潔的愛讓她很受感動,她力勸他向趙劍婷表白。在她的鼓勵下,寧康壽終于鼓起了勇氣。放暑假后,他用了兩天的時間,給趙劍婷寫了一封長達6000多字的情書,把自己內心的愛和彷徨、渴望和煎熬都毫無保留地向她作了傾訴。然后,他把情書連同自己為她寫的一本詩集和一本日記都一并交給了付曉瑞,委托她轉交給趙劍婷,之后便懷著一顆忐忑不安的心回老家了。
趙劍婷讀完信、日記和詩歌后,她的確被寧康壽純潔的愛戀深深感動了,但是,她在心理上卻無法接受他的愛。在她的意識里,她和寧康壽之間一直都是姐弟的親情而沒有愛情,況且她喜歡的是那種成熟、開朗、有魄力有陽剛氣的男人,在她眼里他只不過是一個文弱細膩不失可愛的大男孩。她發誓不讀到研究生畢業絕不談戀愛,也希望寧康壽能專心學業,畢業后考研。她決定“快刀斬亂麻”,讓他早些解脫。于是,她給他回了一封長信表明自己的想法和態度,同時以姐姐的身份開導和安慰他。她還別出心裁地特地擬訂了一式兩份“只做姐弟、不談愛情”的“姐弟協議”,并在信中強調,如果他珍惜他們之間的這份感情,就必須認真簽署這份“姐弟協議”!
7月底,寧康壽在焦灼不安中等來了趙劍婷的回信。他急切地讀完信,強烈的失落感讓他禁不住淚流滿面。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的痛苦思索,他也理解了趙劍婷的一片苦心,后來他鄭重地簽了這份“姐弟協議”,并在心里下定了畢業后考研的決心。壓抑許久的感情終于得到了傾吐,心情反而逐漸趨于平靜,從那以后,他盡力將精力集中在學習上,兩人之間的關系也恢復到了以往。
二
2003年1月,趙劍婷再次參加研究生招生考試。苦心人天不負,她以綜合分數第一名的優異成績最終被重慶醫科大學錄取為統招研究生,終于實現了夢寐以久的夙愿!
但是,快樂的心情僅僅持續了不到兩天,厄運便從天而降。5月21日,趙劍婷從重慶參加完面試返回鄭州以后,感覺到嚴重的頭暈惡心,全身肌肉酸痛,而且還在一側的頸部摸到了明顯的腫塊。第二天,在寧康壽和付曉瑞的陪同下,她到醫院做了檢查。結果宛如一個晴天霹靂把他們震蒙了:她得的是惡性淋巴腫瘤!
在寧康壽、付曉瑞和其他一些同學的努力下,趙劍婷的母校和她的同學們在幾天的時間內為她籌集到了第一筆看病的錢。5月26日,趙劍婷勉強住進了河南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開始治療。
殘酷的打擊讓趙劍婷幾乎絕望。自己宵衣旰食苦讀數載,終于如愿考上碩士研究生,卻又患了絕癥!況且,在家務農的父母都已經60多歲,基本喪失了勞動能力,還要贍養80歲的老奶奶。就算暫時能靠大家捐款治療一段時間,以后怎么辦?盡管在人前強顏歡笑,她內心卻痛苦至極,成天神情恍惚,茶飯不思。
5月24日,寧康壽回到新鄭后,一連幾天都輾轉反側無法入睡。趨利避害是人的本能,在這個時候,他是選擇跟她做一個普通朋友,以一個同情者的身份給予她力所能及的幫助,還是繼續堅守著內心那份純潔真摯的愛戀,勇敢地與她站在一起同呼吸共命運,幫助她度過劫難?選擇前者,沒有人會責備他,他們之間本來就沒有開始,不存在感情的逃避和背叛。但是,只有他自己知道,即使是簽訂了所謂的“姐弟協議”之后,他對她的愛仍然沒有改變,只不過是比原來隱藏得更深罷了!現在是她最需要自己的時候,他能徹底放棄這份感情嗎?!不能!自己惟一能做的,只能是堅守內心那份刻骨銘心的愛戀!
經過幾天的思索,他作出了兩個決定:一、想盡一切辦法為趙劍婷籌錢治療;二、向學校和醫院申請暫時中止實習,專門去鄭州照顧她。對于癌癥病人來說,飲食起居、精神護理跟治療同樣重要。他最了解她,并且在照顧她的生活起居方面有經驗,只有他才是最適合的!
5月26日,寧康壽在鄭州華信學院發起了為趙劍婷捐款的活動,老師和同學們為趙劍婷捐款1萬多元。他自己先借了500元作為捐款,同時緊急動員父母籌錢寄過來。隨后,他又向學校遞交了延遲實習一年的申請書。
寧康壽趕到鄭州,向趙劍婷說明了自己的想法。趙劍婷大吃一驚,因為對于家庭情況很不好的他來說,推遲一年畢業的代價太沉重了!盡管她內心特別感動,還是很生氣地趕他走,甚至狠下心來把他給自己削的蘋果扔在地上,大聲喊著讓他“滾”。寧康壽跪倒在她的病床前,哭著懇求:“姐,你就讓我留下來吧,我求求你了!”病友們都看不過去了,紛紛勸解。
趙劍婷哭了,這個傻傻的男孩子啊,在愛情方面自己從未給過他任何承諾,如今自己身患絕癥,換了別人,在這時候說不定早就避而遠之了,而他卻仍堅守著內心的情感,義無反顧地與自己站在一起共擔苦難。在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這是一種多么純潔的愛啊!她終于答應讓寧康壽留下來專門陪護她。
治療一段時間后,為了省錢,趙劍婷回到了家里。7月1日午夜,趙劍婷突然想喝鯽魚湯,可是這時去哪兒買鯽魚呢?那天晚上下著大雨,寧康壽在雨中跑了一個多小時,才在一家徹夜營業的餐館買來一條鯽魚。當趙劍婷喝下魚湯后,轉眼發現渾身泥水的寧康壽已經歪趴在桌子上睡著了。從他褲子口袋里露出一個塑料袋,袋子里面裹著的半個白饃赫然在目。趙劍婷過去輕輕把塑料袋從他口袋里掏出來,饃又干又硬,都已經發霉了。她不禁淚流滿面。化療期間胃口特別差,要求少餐多吃,寧康壽就每天變著法兒給她做好吃的。有時一天要做七八次之多,她怎么也沒想到他自己卻每天啃白饃充饑!這一羹一飯之中的關懷,正如同他的真誠善良、純樸執著一樣,雖然平淡,卻是至真至純啊!她情不自禁地把頭輕輕靠在他的后背上。
寧康壽醒了,他轉過身來,輕輕將她擁入懷中,撫摩著她已經脫落得厲害的長發。趙劍婷哽咽地問他:“傻瓜,你為什么要對我這么好?”寧康壽說:“姐,愛是不需要理由的。在我眼里,你就是這個世界上最好的女孩子。”趙劍婷微笑著說:“傻瓜,別再叫我姐了,就叫我劍婷吧。壽,我也不知道自己能否戰勝這次劫難,這個時候相愛對你來說太不公平了,萬一將來我……”寧康壽捂住了她的嘴,喃喃地說:“婷,你別胡思亂想了,你放心吧,我們一定會戰勝這場劫難的!”
三
由于經濟的拮據,趙劍婷的治療多次中斷,導致病情不斷出現反復。8月初,趙劍婷的病情再次惡化,住進河醫大一附院。這時,他們已經山窮水盡了。幸好醫院同情他們的處境,破例允許他們暫時欠費治療。
離重慶醫科大學研究生入學報道的日期———9月8日已經越來越近了,趙劍婷的心情十分焦急。兩人商量后決定暫時先由劍婷的弟弟趙清良陪著她去重慶報到,懇請學校為她保留學籍,寧康壽則回廣東老家去籌集醫療費。
8月30日,趙清良向公司請假陪著姐姐坐上了開往重慶的列車。學校知道情況后,破例決定為趙劍婷保留學籍,一旦病情痊愈可隨時入學。但是,由于旅途勞頓,趙劍婷到達重慶后病情就開始惡化,不得不住進了重慶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知道情況后,寧康壽心急如焚,立即帶著千方百計借貸來的1萬元火速趕往重慶。
9月份,趙劍婷的高燒一直不退,醫院不得不使用冰塊為她進行物理降溫,并24小時不間斷輸液。高燒使趙劍婷重度昏迷,醫院多次下病危通知書。搶救期間,寧康壽守候在病床前為她端屎端尿,寸步不離。整個4天4夜,他沒合過一次眼。那是怎樣漫長和難熬的4天4夜啊!自己已經頭疼欲裂,站都站不穩,為了刺激她的意識,他卻握著她瘦削的雙手不停地跟她說話,輕聲呼喚她睜開雙眼。困倦至極時,他就使勁地掐自己身上的肉,把胳膊、臀部和腿都掐得青一塊紫一塊。看著趙劍婷已經燒爛的嘴唇和臉頰,他心如刀割,那種感覺,就像是自己的一只腳已經邁進了鬼門關。“劍婷,你醒醒啊,你答應我等你好了,我們就去海邊游泳的,你一定要挺住啊……”他殷殷的呼喚令同房的病友聞之無不潸然落淚。
皇天不負苦心人,到了第五天奇跡終于出現了,趙劍婷的高燒得到緩解,清醒了過來。她抓著寧康壽的手,氣若游絲地問:“康壽,我還活著嗎?我這是在夢里嗎?”寧康壽緊握住她的手說:“劍婷,你不是在夢里,你活得好好的。”趙劍婷說:“我好像一直在聽你說著什么,努力使自己醒來,可就是做不到……”聽了她的話,寧康壽感到無比欣慰,看來,也許正是他的呼喚產生的心靈感應留住了她的生命!他的臉上寫滿了喜悅的淚水。
由于化療,趙劍婷一頭齊腰的長發基本上完全脫落了,面容也失去了原有的青春光彩,顯得異常瘦削蒼白。愛美是女孩子的天性,趙劍婷不敢照鏡子,每天梳洗都是由寧康壽來為她做的。9月下旬,在從重慶返回鄭州的途中,趙劍婷滿懷歉疚地對寧康壽說:“以前我沒生病的時候,你暗戀我卻不能愛,現在我們相愛了,我卻成了這個樣子,你為我付出這么多卻什么也得不到,你這是何苦呢?”寧康壽說:“你別這么說,不管你變成什么樣,在我眼里你始終是最美的。”回到鄭州后,他就借錢跑到商場里,為她買了一束漂亮的假發。當趙劍婷看到鏡子里自己一頭漂亮的秀發時,忍不住開心地笑了……
2003年11月中旬,寧康壽和趙劍婷接受了記者的采訪。趙劍婷說,要不是寧康壽在背后給自己堅強的支撐,自己說不定早就倒下了。為了這份純美如水晶一般的愛情,她也要堅持治療、戰勝病魔。寧康壽說,主治大夫張明智教授認為,她的病情尚在中期,只要治療費用沒有問題,是可以康復的。他們打算在她康復后,她去重慶上學,他則到重慶找一份工作支持她完成學業,然后趙劍婷研究生畢業后參加工作,支持寧康壽去讀碩士。對于未來,兩人充滿了信心和美好的憧憬:他們要用自己所學的醫學知識,回報給社會更多的愛和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