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于北京西郊的頤和園,花紅柳綠,鳥語鶯飛,美不勝收。去年暑假,我來到頤和園,一覽了這里的大好風光。
頤和園主要分萬壽山和昆明湖兩大部分。由于萬壽山的外形輪廓酷似蝙蝠,而昆明湖則像一只壽桃,故而取義為“福山壽海”。
我們先來說一說“福山”。萬壽山緊依昆明湖,樹木郁郁蔥蔥,碧色欲流,布滿了整座山。沿著小徑爬上山,一路上鳥語呢喃,涼風陣陣,尤為愜意。爬上山頂,便是頤和園的標志——佛香閣。從佛香閣眺望遠處,湖光山色,美不勝收,好像身在一幅美麗的畫中。以佛香閣為中軸,山上還有排云殿、鳳凰墩等建筑。琉璃瓦,朱漆門,盡顯皇家氣概。在山頂,還有一條長廊,它好似一條小蛇,順著山勢向下延伸,通向山腳湖畔。在山腳下,昆明湖畔,又有一條舉世聞名的長廊。它全長七百二十八米,共二百七十三間,是我國古建筑中最長的廊。廊間每根坊梁上都有彩畫,一共竟有一萬四千余幅。漫步于長廊,頤和園的景色便更有一番風光。
萬壽山旁,便是昆明湖。昆明湖占到了頤和園四分之三的面積。湖中碧波蕩漾,船只來往,充滿了和諧與寧靜。“何處燕山最暢情,無雙風月屬昆明。”乾隆帝也曾在此游玩泛舟,留下了無數詩篇墨寶。昆明湖畔花紅柳綠,綠意盎然,布滿了亭臺樓閣,好一番美景。最令人矚目的要數湖上的十七孔橋了。它有十七個孔券,長一百五十米。最特別的是它橋上的石獅子,大小共五百四十四個,比盧溝橋還要多。
頤和園中,湖光山色,美輪美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