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幸運兒,2004年紫薇小學剛建好,我就有幸成了紫薇小學的第一批學生。
聽大人們說,過去新區沒有一所上規模想象樣的學校,學生就近到村里的學校去上學,那時的村校校舍簡陋,教學設施陳舊,一個老師教好幾個年級。那時,新區到老城區只有一條大道,并且是沙石路,晴天,車子一過,沙塵飛揚;雨天,這條路就成了名副其實的“水泥”路,學生們走這條路上學真是不容易啊!
現在,新區再也見不到沙石路了,都是四車道,寬闊平坦的水泥路。有了紫薇小學,新區的家長們再也不用為孩子上學的事發愁了。
到過紫薇小學的人,無不贊美它的美麗。紅墻壁瓦,它既有中國古典建筑風格,又有歐式建筑的特點。南北兩棟教學樓,由動東西兩條長廊連接在一起,是典型的中國四合院,北教學樓頂上的兩個“城堡”,極具有歐式建筑的特征。我們的教室寬敞明亮,教學設施先進,每個教室都配有投影機與計算機,哥哥姐姐都羨慕極了。
走過西長廊,就是綜合樓了,著里有現代化的多媒體大教室,有美術教室,有科學教室,還有棋室,著里是素質教育的大課堂,我們在這里學到了豐富多彩的知識,變得更充實了。
一滴水可以折射出一個多彩的世界,一所學校的變化可以反映家鄉前進的步伐。我望著美麗的紫薇小學,分明看到了家鄉的變化,怎能不感到激動與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