銹,在我們的生活中非常常見,相信你們也并不陌生。但是,你們知道鐵為什么會生銹嗎?
我家鐵制成的東西有很多,當然,生銹的也不會少。剛開始,我以為鐵東西時間放長了都會生銹,所以都沒太在意。可是有一天,我突然發現較潮濕的地方生銹的特別多,反而干燥的地方鐵幾乎沒生銹,就認為這不光是空氣在腐蝕鐵了。
這學期,科學課上老師教到了鐵生銹這一課,做了許多實驗。我終于明白了:鐵容易生銹,除了由于它的化學性質活潑以外,同時與外界條件也有很大關系。水分是使鐵容易生銹的物質之一。然而,光有水也不會使鐵生銹,只有當空氣中的氧氣溶解在水里時,氧在有水的環境中與鐵反應,才會生成一種叫氧化鐵的東西,這就是鐵銹。鐵銹是一種棕紅色的物質,它不像鐵那么堅硬,很容易脫落,一塊鐵完全生銹后,體積可脹大8倍。如果鐵銹不除去,這海綿狀的鐵銹特別容易吸收水分,鐵也就爛得更快了。
我再來教大家一個去鐵銹的好方法:可以先利用各種工具把它鏟掉,也可以泡在酸性的溶液中把它溶解掉。在去掉鐵銹以后,一定要對鐵器表面進行處理,涂上一層鉛丹,再涂上油漆;或者鍍上別的不容易生銹的金屬。更徹底的辦法,就是給鐵加入一些其他金屬,制成不銹的合金。我們熟悉的不銹鋼,就是在鋼中加入一點鎳和鉻而制成的合金。
生活中的奧妙有很多,其中有許多的科學道理都需要你來發現。大家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