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嗚―”在游船的汽笛聲中,我們向小三峽進發了。小三峽,全稱大寧河小三峽,因大寧河是三峽段中最大的一條支流,并且也由龍門峽、巴霧峽和滴翠峽三個峽谷組成,所以叫小三峽。
很快,我們看見一座雄偉壯觀的大橋―龍門大橋,它橫穿長江兩岸,象一雙大手托著車輛行駛。它給人的感覺是不怕磨難、任人踩踏、默默奉獻,值得我們學習。
我還在思索時,船已駛過大橋進入龍門峽。這里的山翠色欲流,水也青翠碧綠,船從水面駛過濺出一道道水花,仿佛一個個歡快的小娃娃在追逐嬉戲。對面山上時而有一兩個黃點躍動,那是野生獼猴在樹叢中跳躍。再看那山,左邊象一位仙女倒睡,長發輕輕飄灑;右邊似一個大繡球,稱之為仙女戲繡球。
游船很快離開龍門峽,駛進一個空曠的大峽谷,這便是以山石特殊造型而著名的巴霧峽。這里四周的山石嶙峋不整,樹木野草亂生,不象龍門峽那么秀麗可卻充滿神秘色彩。前面是一道陡峭的懸崖,懸崖上方有一道并不很深的印,然而在這印中卻有一個千古之謎,在這印中有兩具懸棺。另外還有栩栩如生的“白貓釣魚”等奇麗景色。
接下來,我們參觀了滴翠峽、小小三峽。時間過得真快,轉眼間,就到了下午,游船要返航了,我們也該走了。美麗的小三峽啊,我真舍不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