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狗在林子里漫無目的的走動,他背著槍,踏著沉重的腳步在林子里尋找獵物。他那雙瞪得大大的眼睛里布滿血絲,里面滿是疲憊。大狗已經在林子里轉了整整一個下午,連一只活物也沒有見到,天已經暗了下來,仿佛被厚厚的布包裹著,風嗚嗚的叫著,已經沒有了一絲力氣,只是在喘息。大狗不再報任何希望,他已經不相信自己還能打到什么獵物,他把槍從背上卸下,那把擦得在黑暗中都發得出光亮的那把槍,放在了地上,他在原地、面朝天空的躺了下來,他差一點就睡著了,突然發現,不遠處的一棵樹上,有一只活物。
此段形容詞運用十分傳神。“漫無目的”“沉重的”“大大的”“厚厚的”“光亮的”之類詞語十分妥貼準確。
他看到了那雙眼睛,在黑暗的對比下閃閃發亮。可是大狗的眼神卻很快又重新暗淡了下來。因為他看出來那是一只鷹。獵人通常不殺鷹,因為殺了一只鷹并沒有什么用,肉不夠多,也沒有什么其它用途。大狗想重新睡覺。可不知為什么,他總感覺有一只鷹看著他不舒服,他拿起槍,朝天空放了一槍——他希望這槍聲能把這只鷹嚇走。可是,事與愿違,那只鷹看了大狗一眼,沒有理他。大狗憤怒了,他清清楚楚地從那只鷹的眼中讀出了對他的不屑,大狗拿起他的槍,對著鷹就是一槍,沒有打中,卻打折了鷹臥著的那根樹干,樹干落在了地上,那只鷹飛了起來,沖向了大狗。大狗從鷹的眼中,讀出了一絲悲痛和悲壯。悲痛?大狗不明白是為了什么,他沒有時間去想這是怎么一回事了,因為這只鷹已經很近了,馬上就到眼前了!大狗把黑洞洞的槍口對準了鷹,砰的一聲,如同鷹自己撞上來的一樣,那顆子彈在空氣中磨出火花,穿透了鷹的身體,那只鷹落在了地上。
心理描寫很成功,主人公心理流動過程生動地得到了再現。
這時,大狗眼中的余光,一不小心看到了那根被他用子彈打折的樹干上,那根樹干上面有一個巢,里面有兩只剛剛死去的雛鷹。大狗驚愕的跪在了地上……
結局設置獨特而深刻,出人意料之外又是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