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考試的次數非常多。每當在考試時遇到不懂的地方,我總會想起那堂語文課。
設置懸念,讓讀者思考。
那是在我讀三年級的時候。“叮鈴鈴”,上課了,老師抱著一堆卷子走了進來。她冷冷地對我們說:“今天突擊考試!”
同學們倒吸了一口涼氣——昨天根本沒有復習,今天怎么考啊?
考試開始了,我緊張地看著試卷,把卷子大概地翻了一下,松了口氣,還好,大部分題目都會做。
我一路“過五關斬六將”,殺出了一條“血路”。我想:哼,考試這么簡單,我肯定能拿到高分。不料,半路卻殺出了一個“程咬金”,把我這名“英勇”的戰士給攔住了。這道題是按課文填空題。雖說簡單,可我平時根本沒有背過這段話。唉!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啊。
生動的語言再現考試時的情景。
我自知理虧,便打起了我同桌的卷子的注意。我慢慢地伸長脖子,向我同桌那瞄。可一個不小心被老師發現了。“吳梓豪,不要偷看!”老師小聲地訓斥我。我立刻把頭縮了回來。
我開始猶豫了,到底要不要看呢?看吧,又怕被老師發現,而且做了壞事心里肯定會感到不安。不看吧,我這題就要被扣分了。怎么辦……突然,我想起了在書上看到的一句名人名言:“誠實是每個人的本錢。”是啊,如果我偷看了,豈不是連人最起碼的本錢都沒了,以后還怎么做人啊?于是,我堅定地埋頭繼續寫,下定決心絕對不再偷看了。
心理描寫細致。
這堂課使我記憶猶新,因為我在是與非的面前,懂得了選擇正確的方向,這將是我人生中的一大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