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讀了一篇短文《啟示》,講的是爸爸在屋外跟別人講話的時候,因為是冬天,寒風一直往屋里竄,所以“我”就把門關起來,這時不料把爸爸的手給夾住了,爸爸疼得把手緊緊地握住。然后爸爸立刻朝“我”的臉打來,可要打到“我”的時候,爸爸把他的手放下了,“我”非常吃驚,后來在一個偶然的機會,聽到爸爸和媽媽的對話:媽媽奇怪的問:“你為什么那時不打孩子?”,爸爸回答道:“雖然是孩子害我手受傷的,但如果不是我自己把手放在門邊,我也不會受傷,錯在我,怎能怪孩子呢?”這句話給了“我”啟示:犯了錯誤,必須自己承擔后果,不可遷怒他人,不可推卸責任。讀了這篇短文后,我下來仔細想了一下,這文中的父親不因為兒子把他的手弄傷了而打兒子,反而想想自己的錯,這多么好呀!想到這里,我不禁回憶起我在學校的事情。
那是星期二發生的事,我一大早就來到了學校教室里,先來的同學們在教室里玩游戲——傳球。看他們玩得這么盡興,我也忍不住加入其中了。這時同學傳球的時候,我突然插在同學前,當我正要踢球的時候,我旁邊的同學他也伸腳踢球,結果不小心我被絆倒了。我從地上爬起,然后對著這位同學大聲說:“你是不是沒長眼睛呀,明看見我要踢了,你偏又踢!”說完我就一瘸一拐的走回了自己的座位。回憶起這個我心里就不停地說一句話:“我當時為什么我自己不想想自己的錯。”讀了《啟示》這篇文章以后我做什么事,都要想想自己有沒有錯。
我要永遠記住那句話:犯了錯誤,必須自己承擔后果,不可遷怒他人,不可推卸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