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術班上,老師正在教如何畫好一只大公雞,示范著拿出了一支筆,又擠好了顏料。下面的媽媽們二話不說,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幫孩子擠出了一堆顏料,又挑出來一支和老師差不多的筆,蘸好顏料,便交給孩子,孩子便不慌不忙地畫好了一筆。畫著畫著,水桶里的水臟了,媽媽又如機器人一般拎著水桶打算去換清水,結果,孩子要畫時發現沒有水,卻給處處想著他的媽媽一頓抱怨。下課了,媽媽們連忙收拾好畫具,去洗水槽處搶位子,而孩子們則翹著二郎腿,悠閑地等著媽媽來整理,等著媽媽把畫交給老師點評。
媽媽的殷勤反倒造成孩子的依賴和懶惰。
在書法班上,孩子剛寫完一個字,坐在旁邊的媽媽就開始嘮叨:“這豎寫得太長了,老師這筆是連起來的。”“橫和豎距離不對,你到底有沒有看老師寫的字?”“這筆寫得粗一點,認真點兒,小心回家我打你。”有的媽媽則干脆拿著橡皮,看孩子寫差一個就擦掉一個,擦著擦著,孩子不耐煩了,便頂撞了一句。這時,本來就把火窩在心里的媽媽也不顧場合,徹底爆發了,給了一巴掌,破口大罵中還夾雜著孩子委屈的哭聲。媽媽們呀,你們那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情可以理解,但要給我們自由成長的空間。
媽媽的恨鐵不成鋼造成了孩子的逆反心理。
看來,現在的小孩子沒有大人的陪伴就畫不出一幅好畫,寫不出一手好字。我忍不住嘆了口氣,不禁想到了自己。雖然畫畫課上,媽媽就站在旁邊耐心地等著,從不抽手;書法課上,媽媽把我帶到一走,從不進教室。可在家里,我也是個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小公主”。飯桌上,想吃蝦了,就夾一個放到外婆的碗里,外婆心領神會,放下筷子,去掉了蝦的外衣,又把它夾給了我;起床時,衣服明明就躺在眼前,我總是大呼:“媽媽,幫我衣服拿一下。”媽媽帶著滿嘴的牙膏泡沫走了進來,巡視了一下,“衣服呢?”。我點了點離腳不遠處,媽媽氣得翻了翻白眼,扔給了我。
推人及己,反省自己。
媽媽們啊,請放手吧,讓我們自己去那蔚藍的天空飛翔;孩子們啊,請自立吧,讓我們離開家長的懷抱,去開辟自己的世界。
上一篇:《哈利波特與魔法石》的讀后感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