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天一大早,媽媽讓我去北陽臺拿牛奶,我拿了牛奶剛要走,不經意間卻發現了今天的窗玻璃格外的漂亮,往日透明的玻璃上現在綴滿了潔白奇異的圖案:有的像冰雪覆蓋下茂密的森林;有的像白孔雀展開的尾羽;有的像高聳入云的冰峰;有的像漫天飛舞的雪花……真是太漂亮,太神奇了!玻璃上怎么會突然出現了這么多美麗的圖案呢?
擺出現象,用排比比喻手法,很生動。
見此情景,我叫了起來,“媽媽,媽媽,快來呀!”媽媽聽后急急忙忙地跑了過來,“怎么了,發上什么事了?”“媽媽,你快看這玻璃上都是什么呀?”這時我控制不住內心的好奇,邊說邊用手去摸,開始感覺涼涼的、滑溜溜的,這是怎么回事?正在我納悶的時候,卻意外地發現我的手被粘在上面了!這是什么怪玻璃,難道有魔法?我使勁掙扎著,想從“魔力”中解脫出來,這時,媽媽讓我不要動,只見她在我的手和玻璃之間大吹一口氣,啊!我的手從玻璃上滑下來啦!這讓我更加好奇了,便急著問媽媽這到底是怎么回事?看著我好奇的樣子,媽媽笑了。“寶貝,這不是什么怪玻璃,它也沒有什么魔法,這是窗花。”窗花是怎樣形成的呀?這么多的圖案為什么都不一樣呢?我的手為什么會被窗花吸住呢?為什么一口熱氣吹過來,我的手就會滑落下來呢?這一系列的問題把媽媽問的是張口結舌,媽媽忙說:“咱們一起去請教電腦老師吧,你一定會找到正確答案的。”
著意寫“我”的心理感受,提出一系列問題,引入思考。
真是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我和媽媽一番網上搜索,我們終于找到了答案:在寒冷的冬天,人們都緊閉房門,在屋子里取暖,屋子里溫度高,空氣中的水蒸氣變熱,他們在飄動的時候,碰到冰冷的玻璃就凝結了。而且有的玻璃光滑,有的玻璃毛糙,有的玻璃干凈得一塵不染,有的玻璃上會有很多污垢。這樣,水蒸氣蒙上去的時候,就不均勻了,有的地方水蒸氣多些,冰結的就厚些,有的地方水蒸氣少些,冰結的就薄些,所以才會出現各式各樣的圖案。
解開謎底。利用科學手段獲得科學知識,體現出科學的思維。
“我終于明白了,這些美麗的窗花,原來是大自然的杰作呀!大自然真是奇妙萬千啊!”看來,平時在生活中我們不僅要細心觀察,還要積極大膽地去探索問題的答案。這樣我們就會了解更多、更奇妙的知識。
感悟道理,拓深文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