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天資聰穎,4歲時就常去村里的學堂聽老師講課,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旁聽生”。毛澤東從小就愛讀書,但他總是白天干活,晚上讀書。一天下來渾身就像要散架似的,哪碰哪疼,但是不管多么辛苦,多么痛苦,他總是匆匆吃幾口后,就開始到油燈下埋頭苦讀,一直到深夜。在讀書中,他曾長了見識,開闊了視野。幾年后,他要到離家不遠的高等小學堂讀書,臨走前,給父親寫下一首詩,夾在父親每天必看的賬簿中,內容是: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
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由此可見,少年毛澤東就已立下了胸懷天下,志在四方的遠大抱負。為了多讀一些書,他常常天沒亮就起床讀書,晚上很晚才入睡。因為沒錢買書,所以他就向朋友借書,碰到自己喜歡的就一本一本抄下來,還經常寫讀書筆記。由于毛澤東從小就愛學習,長大更加勤奮、刻苦,以優異的成績考入湖南省立第四師范學校。學識淵博的他在書的海洋中,汲取知識,增長了才干。也更加堅定了自己的理想,在學校中結識了一些與自己志同道合的學友,并在互幫互助的情況下找到了實現自己理想的途徑,一起走向了拯救中國的革命道路。
少年兒童預示著祖國和民族的希望。毛澤東說過:“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歸根結底還是你們的,希望寄托在你們身上”。胡錦濤主席也曾語重心長地對當代中國少年兒童說過:“崇高理想,堅定信念,是凝人心催人奮進的偉大旗幟,是戰勝困難、贏得勝利的力量源泉”。今天,我要在莊嚴的國旗下宣誓:向毛主席學習,長大后成為一位有用的人,為國富強、為人民幸福而奮斗。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努力學習,振興中華。
上一篇:上海語文六年級教學目標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