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來到我家,就會聞到一陣香味,這香味是一盤西紅柿炒雞蛋發出來的。應該交代一下具體時間。因為今天是媽媽的生日,所以我決定做一道菜送給媽媽。可做什么呢?對了,西紅柿炒雞蛋,我和媽媽的最愛!爸爸對于我的想法給予大力支持。為了我的安全,爸爸決定全程陪伴我。
我準備的材料有:雞蛋、西紅柿、油、鹽……首先是切西紅柿,出于我的安全考慮,爸爸讓我用小水果刀切,可西紅柿“不聽話”,我膽子小,切了半天都沒切好。最后還是爸爸干凈利落地操起菜刀一刀一刀地切了下去,很快,西紅柿“束手就擒”了,變成了薄片。用“首先”(還有下文的“接下來”“最后”)等詞,點明寫作的順序,連線成篇,條理清楚。“不聽話”“束手就擒”等詞則采用擬人的手法,親切生動。接下來就是敲雞蛋了,我先拿起一只蛋,小心翼翼地在碗邊敲了敲,可連道裂紋都沒有。我又敲了敲,可它仍舊“無動于衷”,這下我可火了!不管三七二十一,抓起雞蛋就使勁往碗邊砸去,這下可好,蛋殼是破了,可蛋清卻一個勁地順著我的手指縫往下流。爸爸見此情景,連忙跑過來和我一起“搶救”那只“調皮”的雞蛋。
接下來的雞蛋敲得還算順利。之后,我將它們在碗里進行了攪拌。最難的就是炒了!我先在鍋里放上一點油,接著由爸爸打開煤氣點火,誰知,那些油可厲害了,“噼里啪啦”!在油鍋里上竄下跳的。我趕緊將雞蛋液倒進油鍋。誰知,“噗哧”一個油花濺到了我臉上。我狼狽極了。可我根本無暇顧及臉上的疼痛。哼!本小姐可不怕你們,等著瞧吧!在高溫的烘烤下,雞蛋液先是由稀薄的液體逐漸變為不斷冒著泡泡的半固體。我估摸著反面烤熟了,便用鍋鏟使勁將蛋翻了個身,那些泡泡便消失了。當蛋變為金黃色后,我用鍋鏟將它們“切”成了小塊,然后加入西紅柿片,再加點鹽,最后再加上水。呵呵,咸淡正合適!當湯汁變得濃稠時,我將西紅柿炒雞蛋起鍋了。啊!黃的黃,紅的紅,真漂亮!描繪出雞蛋的形狀、顏色的變化,準確生動。
媽媽回來了,嘗了我的“杰作”,樂得眉開眼笑。通過自己親身做菜,我這才發現,奶奶燒菜確實不容易,可我卻經常挑三揀四,以后,我一定要好好珍惜別人的勞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