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了《草房子》,我認識了調皮又有點“壞”的桑桑、文靜秀氣的紙月,堅強尤如王者般的杜小康、無助又孤單的陸鶴、孝順長輩的細馬、執著的秦大奶奶……
這些形形色色的人物中我最喜歡的是——桑桑。
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他的“壞”。在學校里,他總是“欺負”同學。他搶了禿鶴的帽子在校園里亂跑,讓禿鶴難堪,引起整個校園的轟動。在家里,他砸鍋賣鐵買鴿子,用碗柜做成鴿子的“高級別墅”,用蚊帳當做漁網捕魚。這一切行為換來的是教師的批評和媽媽的打罵,但他從不后悔。
他也很勇敢。平時不遲到的紙月連續三天遲到,他感覺很蹊蹺,就暗地里調查紙月遲到的原因,發現有三個男孩經常欺負紙月。他毫不猶豫地去幫助她,機智地帶她脫離了那三個男孩的“魔掌”。
最讓我感動的是,桑桑讀六年級的時候得了一種怪病,連城里的醫生都束手無策。但被病痛折磨的體無完膚的他和深受著他的爸爸都沒有放棄,還有溫幼菊老師的那句“別怕”也支撐著、鼓舞著他。他不向命運低頭,和爸爸四處求醫。功夫不負有心人,他們遇到了一位老中醫,確診并治好了他的病。看到他終于戰勝了病魔,我不禁淚流滿面。
其次,我也非常喜歡“紅門”中的杜小康。
他成績優異,穿著整潔。但是后來家中發生變故破產,杜小康被迫停學。懂事的他不久就從痛苦中走出來,與父親一起去放鴨賺錢。雖然寂寞與孤獨煎熬著他,但他仍然與命運抗爭,永不屈服。暴風雨中,他在蘆葦蕩里狂奔尋找失散的鴨群。后來,為了全家的生活,他又到學校門口擺攤,卻沒有一絲的卑微神色。在貧窮與富裕中,他總能自信地對待生活。
在他們兩人身上,我看到了同樣一種品質——堅忍不拔,這正是我們要學習的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