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班主任考核制度5篇
在我們日常的工作生活中,使用制度的場合越來越多,它是我們行動的準則和依據,能起到很好的約束和警示的作用。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高中班主任考核制度,僅供參考,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高中班主任考核制度精選篇1
班主任是學校教師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班級工作的組織者、班集體建設的指導者、學生健康成長的引領者,是學校德育工作的骨干,是溝通家長和社區的橋梁,是實施素質教育、落實學校工作部署的重要力量。班主任工作是學校教育中極其重要的育人工作,加強學校班主任工作,對于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把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各項任務落在實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做好班主任工作績效考核,是加強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保障,是促進班主任工作的政策措施,有利于加強班主任隊伍的建設,充分調動班主任的工作積極性,提升班級管理和德育工作水平,對少年兒童的健康成長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為此依據先關政策特制定績效考核方案如下。
一、實施范圍:
學校全體在職的班主任。
二、分配原則:
堅持按崗分配、優勞優酬、兼顧公平的原則;堅持公開透明、規范管理的原則。
三、經費來源:
財政撥款。
四、構成及標準:
(一)國家津貼:每月15元。
(二)區撥津貼:按實有班數,每班每月600元,每年按10個月撥發。區撥津貼實行績效考核,分為崗位津貼(占60%)和獎勵津貼(占40%)。
五、考核及發放辦法
(一)國家津貼:15元。按照原規定發放。
(二)基礎崗位津貼:占60%,每班每學期1800元,作為班主任崗位津貼,按照班主任出勤情況,每學期發放一次。
凡忠誠黨和國家的教育事業,熱愛班級工作,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勝任班主任工作,認真履行好班主任職責的每學期均可享受班主任崗位津貼1800元(職責見附件)。當月出現嚴重班主任責任事故的,經校委會研究取消當月崗位津貼。崗位津貼在崗就有,不在崗就沒有,平時其他老師臨時代理班主任的,每天從被代班崗位津貼中拿出30元發給代理班主任的老師,并按上下午各15元計算。(代理班主任原則上由班主任自己找人代理,也可由學校負責找人代理,都要及時把代理情況匯報給大隊部匯總。第一天放學前和班主任回校后,兩人要做好班級交接工作,有些工作,必須當天完成的要當天完成,若代理期間發生安全事故,視情節經校委會研究決定如何處罰)。因公外出必須服從學校安排。
(三)獎勵津貼:用3000元減去基礎崗位津貼,剩余的錢作為班主任工作獎勵津貼,按照班主任工作業績,每學期發放一次。考核采用積分制,計算方法:用獎勵津貼總金額除以總分數,再乘以各班得分,就是各班主任的獎勵津貼數。
1、安全獎:一學期無安全事故者(指沒有因安全管理問題讓家長找到學校,給學校帶來負面影響),獎勵30分,如有安全事故發生,不得分,并且取消班主任資格。
2、穩定獎:一學期無家長因班級管理問題向學校、紀委、12345投訴問題,或投訴問題經查不屬實,獎勵30分。如經過查實問題確鑿,按每次5分扣除。情節嚴重的,不得分。
3、常規工作:
(1)日查:由每天的帶班領導、大隊輔導員以及各班派出的中隊長組成檢查小組。對學生在校的各項活動(包括:入校紀律、升旗或集會、紅領巾情況、大課間、眼保健操、愛護公物、環境衛生及室內衛生、校內紀律、文明禮貌、社團活動、放學紀律等)進行量化打分。對衛生區域是否清潔及是否有學生在校園內亂跑現象隨時抽查。每周統計一次,對獲得流動紅旗者計2分。
(2).周查:每周五下午兩節課后為學校統一大掃除時間(如有情況需要調整的一并計入檢查范圍),放學前,由學校領導、大隊輔導員以及各班中隊長對各班衛生掃除情況進行統一檢查打分。根據情況分別記5分、3分,1分。
班主任或代理班主任每天必須按時帶領學生參加升旗儀式及早操、集會等,每天按學校規定看護好學生放學。具體由值班教師提供。不按時參加或不護送學生放學者,每發現一次扣2分。
(3).不定時查:學校采用“四不兩直”的方法,對班級學生紀律情況以及學生課桌凳擺放、室內物品擺放、衛生情況、學生課桌面、桌洞物品擺放情況、燈棍是否明亮等情況隨時檢查,如有發現衛生臟亂差、物品擺放不整齊的現象,發現一次扣1分。
4、各項工作及上交資料情況:定期召開班會或中隊會、家長會,加強思想教育、安全教育,落實工作要求,能與家長進行正面交流,能積極地組織安排本班工作,并做好相應記錄。定期上交班主任計劃、總結、學生評價手冊、保險資料、安全手冊、班會(少先隊活動記錄)等材料,定期完成安全平臺作業,根據完成質量每次分兩等分別計2分、1分,未按要求完成者不得分。由學校教學工作委員會分多次檢查后匯總提供。
5、各類活動:
(1)校內以班為單位的團體活動評比,如運動會、兩操比賽、班級文化、合唱、誦讀、黑板報、手抄報、拔河比賽、德育主題活動等班級競賽,按低、中、高分年級組,按名次分別按4、2計分。學校運動會精神文明獎計1分。
(2)班級主動承擔校級展示及代表學校參加上級組織的各項活動,包括班隊會、班級聯賽、入場式、班級合唱等,分別按省級及以上4分、市級3分、區級2分、教育辦級1分計分。有評比獲一等獎的在級別分基礎上再加1分。
(3)參加校級以上班主任工作經驗交流會獲獎的,按照區級及以上一等獎2分、二等獎1分、三等獎0.5分計分,教辦一等獎記1分、二等獎記0.5分,三等不計分。
(4)大局意識:班主任應具有大局意識,支持學校總體工作,服從學校工作安排,否則視情節一次扣5分。
(5)責任意識:班主任應有強烈的責任意識,對班級工作負總責。若因工作問題出現投訴視情節每次扣2分。因責任心差、失職造成安全事故,視情節一次扣5分,后果嚴重的直至扣除全部績效。
(6)師德:若有違反師德的行為,視情節一次扣10分,情節嚴重的直至扣除全部績效。由分管領導提供。
6.由于各班級人數相差較大,人數不均衡,按照每人1元/月的原則,給予班主任管理補貼。
7.民主評議:
每學期組織任課教師及分管領導對各班班風、學風進行評議,分兩等按10、8計分(一、二等的比例分別為40%、60%,如出現小數四舍五入)。
六、考核成績的使用:
1、每學期按照30%的比例(四舍五入),根據考核情況擇優評選校級優秀班主任或班集體,頒發證書。市、區級優秀班主任推薦從校級優秀班主任中推選產生。
2、根據賦分情況,暑假期間調整選聘下學年度班主任。特殊情況下,經校委會研究,可隨時調聘班主任。
七、說明:
1、如遇方案中未涉及到的情況,由學校教育教學工作委員會商議解決。
2、本方案需經教育局審批和教職工大會通過后按教育局要求實施。在執行中,如與上級要求相沖突,按上級要求執行。
高中班主任考核制度精選篇2
為了進一步加強班主任隊伍建設,充分激發班主任工作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努力提高班級常規管理和教育水平,特制訂本考核辦法。
一、考核內容
1、五項評比:(衛生、早操、午間操、午休、晚寢)15分
2、讀報(準時下班落實每天工作,維持紀律等)10分
3、按時記錄上交班主任工作臺帳(家訪、談話團隊班活動記錄等)10分
4、上足上好班會課(有目的、有要求、有內容)10分
5、黑板報和班級財產管理(每月底出刊,每月初檢查班級財產管理情況)10分
6、學校、各處室布置的工作任務落實完成(各種考試、教育、實踐、活動、競賽等)10分
7、杜絕“三種現象”(上網、抽煙、打架)15分
8、班主任會議(必須準時參加會議并作好記錄)5分
9、“長明燈”現象(晴好天氣不開燈)10分
10、逃課(平時上課、周六補課等)10分
二、記分和考核方法
1、五項評比:15分
月總分在98分以上得15分,在95-97.9之間得10分,在85-94.9之間得5分,84.9分以下得0分。
2、讀報:10分
月讀報在20次以上得10分,在10-19次得5分,在9次以下不得分。
3、按時記錄和上交班主任工作臺帳:5分
臺帳記錄全得5分,記錄稍缺得2分,臺帳不交(每月一次)扣10分。
4、上足上好班會課:10分
上足(45分)上好(有教案)得10分,未上足(30分)得5分,挪作他用扣10分。
5、黑板報和班級財產管理:10分
按時刊出黑板報和無財產損壞得10分,嚴重損壞公物(質視損壞情況)最高扣20分。
6、學校、各處室布置的工作任務落實完成:10分按質按時完成得10分,不完成不得分。
7、杜絕“三種現象”:15分
無三種現象發生得15分,其中發生一次得5分,有處分(抽煙、打架)扣20分。
8、班主任會議:5分
準時參加并記錄好會議內容得5分,公事請假不能出席得3分,無故不參加不得分。
9、“長明燈”現象:10分
查到晴好天氣開著“長明燈”二次扣5分,五次以上扣15分。
10、逃學:10分
無逃課得10分。有逃課學生屢禁不止不得分。
三、考核規定
1、當月正常做好班主任工作給予考核。
2、當月病事假累計超20天,不予考核。
3、班上有嚴重違法違紀學生(派出所立案)不予考核。
4、當月班上有三人次打架并有行政處分的不予考核。
5、當月班上有流生者不予考核。
四、考核獎等次
當月考核獎與當月的考核分掛鉤。具體等次如下:
1、90-100分為優秀級得70元
2、75-89分為良好級得60元
3、60-74分為合格級得45元
4、60分以下為不合格級得0元
五、其它
1、班級學額以50人為核算單位,每超5人的,加獎3元;
2、本辦法作為班主任“評優”的重要依據(每月考核分在90分以上)
3、有流生扣當月考核獎70元,當年度不得評優評先;
4、本辦法從2006年10月執行,考核辦法中未盡事宜,解釋權屬校長室。
高中班主任考核制度精選篇3
一、 評估項目:
1、到崗、午會、三操、兩分鐘預備鈴;
2、升旗儀式、校班會;
3、班委會、班主任例會、年級組班主任會議、家長會和家長接待等工作;
4、后進生轉化;
5、衛生;
6、宣傳;
7、學生活動;
8、愛護公物;
9、服裝、發型等;
10、各類代收費工作;
11、學生午餐;
12、處理班級學生日常違紀和突發事件;
13、家訪工作;
14、班級綜合評定;
15、其他;
16、班級好事。
二、 評分:
以上十六項內容:a為5分;b為3分;c為1分。十三項評比總分在72分以上(包括72分)得A等,十三項評比總分在55分以上(包括55分),72分以下得B等;十三項評比總分45分以下(包括45分)為D等;其余為C等。
三、單項具體要求及等級:
1、到崗、午會、三操、兩分鐘預備鈴:
早晨7:30到崗、午會12:45到崗,組織到位,有計劃、有內容,(只要有學生在,就有班主任和年級組長在崗,因公外出或病、事假應有人替崗),充分利用午會時間對學生進行教育。早操、眼保健操(安排好班干部進行管理)、課間操“三操”做到準時到班,檢查出操人數,保證紀律和做操質量。全勤為a,缺勤一~三次為b,缺勤超過三次為c(兩次遲到記一次缺勤)。
2、升旗儀式、校班會:
按時到崗,組織到位,保證本班同學遵守升旗紀律,檢查同學校服、紅領巾情況。班會要提前備課,有記錄,有教案,組織好會場紀律。全部按要求做到為a,否則為c。
3、班委會、班主任例會、年級組班主任會議、家長會和家長接待等工作:
每兩周召開一次班委會并做好記錄。準時參加班主任例會,因事不能到會要事先請假并及時“補課”。認真嚴肅參加本年級由年級組長組織召開的年級組班主任會議,并精心組織好學校要求召開的各類家長會和家長接待等工作。全部做到為a,否則為c。
4、后進生轉化:
關心后進生,經常做后進生的轉化工作,有2名后進生轉化追蹤檔案,做到有計劃、有措施、有落實。做到為a,否則為c。
5、衛生:
經常對同學進行衛生方面的教育,合理安排值日生,嚴禁向窗外扔拋雜物,消除班內衛生死角,保質保量按時做好本班教室和衛生保潔區(包括門前:地面、墻面、欄桿、綠化)的衛生,為同學提供良好的生活學習環境。當月衛生評比,被評為實驗班前2名、平行班前5名、初職班前2名評為a;實驗班低于平行班平均分,平行班如低于平行班均分90%以下為c;其余為b。
6、宣傳:
指導學生搞好班級宣傳工作,保證按照政教處的要求每月一次在規定時間內做好本班宣傳工作(主要指墻壁報)。在當月黑板報評比中被評為實驗班前2名、平行班前5名、初職班前2名評為a;實驗班低于平行班平均分,平行班如低于平行班均分85%以下為c;;其余為b。
7、學生活動:
組織好本班同學參加好學校政教處組織的各項市、區、校級活動(如:春秋游、社會實踐、運動會、藝術節、科技節、各級競賽、團隊活動等)。做到的為a,否則為c
8、愛護公物:
班主任要指導學生節約用水電,安排專門的節水節電員,做到:離開教室隨手關閉電器,安全操作避免因用力過大而損壞;不浪費飲水(水槽內不得有積水)。班主任指導學生愛護公物,安排專門的財產保管員,負責:本班教室公物的保管和每周對公物的檢查登記工作,如有損壞現象到總務處報修。班主任負責督促學生及時做好賠償工作。根據總務處每月統計的愛護公物情況,被評為實驗班前2名、平行班前5名、初職班前2名評為a;實驗班低于平行班平均分,平行班如低于平行班均分90%以下為c;其余為b。
9、服裝、發型
按學校要求教育學生:進學校穿校服、運動鞋;發型文雅大方,符合中學生身份;不佩帶任何飾物,不化妝,不燙發,不染發,不染指甲。全部符合要求為a, 學生人次在1~3為b,超過3人次為c。
10、 各類代收費工作:
根據學校安排按時做好學生的各類代收費工作(如:學雜費、午餐費、飲水費、報刊雜志費、學生社會活動費用等),并按時上交。全部符合要求為a,否則為c。
11、 學生午餐:
學生用餐時班主任一律在班級內,指導學生將餐具拉到各自班級,用完的餐具整齊放回原箱,保證用餐環境干凈、整潔。全部符合要求為a,否則為c。
12、 處理班級學生日常違紀和突發事件
出現班級學生日常違紀和突發事件,班主任處理事件做到:主動、有效、及時為a,處理事件主動、及時但處理效果不明顯為b,其余為c。
13、 家訪工作:
按照學校要求做好寒暑假以及學習期間的一些家訪工作。家訪要求:
(1)、家訪前做好電話預約,確保家訪有效性;
(2)、家訪后認真做好記錄并把家訪結果及時反饋給年級組長或政教處;
(3)、請家訪接待人做好簽名工作;
(4)、暑假中老班主任對學生上門家訪人數不少于本班學生人數的50%;寒假中老班主任對學生上門家訪人數不少于本班學生人數的25%;
(5)、老班主任要完成從未家訪過、本學年將留級的學生家訪;
(6)、暑假中新接班班主任家訪人數100%;寒假中新接班班主任家訪人數50%。全部符合要求為a,否則為c。
14、班級綜合評定(以流動紅旗為主要參考指標):
在每月流動紅旗評比中,被評為實驗班前2名、平行班前5名、初職班前2名評為a;實驗班低于平行班平均分,平行班如低于平行班均分90%以下為c;其余為b。
15、其他:
按時保質保量完成政教處布置給班主任的各項工作(如:班主任工作計劃、工作總結、學生個案、主題班會、交接班等工作),合理使用班主任手冊,按時發放學生家校聯系手冊。如期完成工作任務為a,否則為c。
16、班級好事:
此項屬于加分項目,根據所產生的影響由學校酌情加分1~5分。
四、獎金分配方法:
A等:月考核獎勵50元;
B等:獲每月班主任崗位津貼全額;等:從每月班主任崗位津貼全額中扣除50元;
D等:從每月班主任崗位津貼全額中扣除100元;
高中班主任考核制度精選篇4
為充分發揮班主任在班級教育管理中的主導作用,充分調動班主任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促進班級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規范化,并為班主任聘任、評優及發放班主任津貼等提供依據,特制定本細則。
一、考核辦法
1.班主任考核分班主任常規工作考核和班級工作成績考核兩部分,各占50分,滿分100分。
2.考核采用得分制和倒扣分制相結合的方法。
二、班主任常規工作考核內容(滿分50分)
1.及時制訂學期班主任工作計劃,撰寫班主任總結以及完成各類表格材料,并按時上交者得3分,遲交者扣1分,不交者扣3分。
2.認真組織好每周一次的主題班會,每學期不得少于8次,主題班會課時間不得少于40分鐘。要求主題班會有主題,有內容,有教案。滿分5分,少一次扣1分。承擔年級組德育示范課的,每個示范課可加3分。(以學校領導巡查、年級組的檢查結果和上交的班會課例為依據)
3.每天上午7:30和下午2:10,能跟班組織學生早讀、自習,檢查學生校服穿著、校章佩戴及考勤情況并有記錄,滿分6分。一周內累計兩次缺崗,扣1分,扣完為止(以學校考勤機簽到紀錄、學校領導巡查和年級組檢查結果為依據)
4.經常和學生家長取得聯系,每學期對50%學生作一次家訪、電訪或與家長書面聯系一次,并作記錄。滿分8分,達不到要求,每缺1人扣0.5分。班主任因工作失職導致家長投訴的,每投訴一次扣2分,扣完為止。
5.做好對班干部的選拔、培養和指導工作,經常了解班風、班紀、學風的情況。每月至少能召開1次班級學生干部會議,每學期不得少于5次,要求有會議記錄,有與會者簽名。滿分5分,每組織一次得1分,少開一次扣1分。(以班干部會議記錄為依據)。
6.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學校舉行的各項集體活動。滿分5分,每缺一次扣1分,扣完為止。(以學校常規檢查為依據)。
7.按時參加學校組織召開的班主任會議,滿分4分,每缺一次扣1分,扣完為止。(以學校常規檢查和會議記錄為依據)。
8.積極撰寫有關德育方面論文,在學校級以上刊物發表或評比中獲獎,校級加1分,縣級加2分,地市級加3分,省級以上加4分,國家級加5分。同一篇論文在不同級別的期刊發表不可累計加分,以最高級別加分。
9.期終能按時按要求填寫學生相關檔案,撰寫學生評語和分發《家庭報告書》。滿分3分,沒按時上交、沒寫、少寫或沒分發的扣3分。
10.班級沒有發生重大違法亂紀現象的,加3分。
11.好人好事受到上級部門或社會組織表彰,加3分。
三、班級工作成績考核內容(50分)
1.學生出勤情況:遲到、早退每人次扣0.5分,曠課扣1分。點名表丟失或作假,扣5分。(以科任教師點名,值日教師檢查結果為依據)
2.衛生情況:教室內外、地面、墻壁、走廊及衛生責任區等處衛生情況,成績每月累總評獎,一等獎加5分,二等獎加3分,三等獎加2分。(以學生會衛生大檢查和學校突擊檢查結果為依據)
3.“兩操”及集會:升旗、課間操、眼保健操學生出勤率和紀律情況,集體遲到每次扣5分,遲到每人次扣0.5分,缺勤每人次扣1分,每次做操都能按要求認真完成的班級,并且保持全勤,月加10分(以學校抽查和學生干部檢查結果為依據)
4.紀律情況:
①攜帶手機,上課或夜自修期間聽隨身聽或玩電子游戲的,每人次扣3分,并給予沒收。(以學校檢查和年級組檢查結果為依據)。
②沒規范穿著校服、佩戴校章,或穿拖鞋的,每人次各扣1分。(以學校突擊檢查、值日教師檢查和學生干部檢查結果為依據)。
③在校談戀愛,每人扣3分。(以學校檢查結果為依據)。
④學生染頭發,男生留長頭發,女生曲發或涂口紅、染指甲等,學生配戴裝飾品,每人次扣2分并限期兩天內改正。(以學校檢查和學校稽查隊檢查結果為依據)。
⑤學生吸煙、喝酒和濫用藥物,每人次扣3分。
⑥學生參與賭博活動,每人次扣3分。
⑦學生進營業性歌舞廳、網吧及游戲機室,每人次扣3分。
⑧考試作弊,每人扣3分。
⑨故意打人或參與打架的,每人扣3分。
⑩電教平臺嚴重受損或電腦零件失竊,每次扣5分。
⑾一個學期內,沒有出現上述10種情形中任何一種,加20分。
5.愛護花草、樹木、環境、水電設施等資源情況。攀摘花草樹木,踐踏草坪每人次扣1 分,隨地亂扔垃圾等雜物每人次扣1分,放學后(包括夜自修結束后)不關鎖教室門,每次扣2分,有意損壞水電設施,每人次扣2分。(以學校檢查、級組檢查和學校稽查隊檢查結果為依據)
6.黑板報出版,按規定每月出版一期黑板報(特殊情況由學校通知)。根據評比結果,一等獎加3分,二等獎加2分,三等獎加1分,缺一期扣2分(以學生會組織評比結果為依據)
7.參加各項校內活動(如校運會、信息技術節、藝術節),班級項目獲一等獎(或第一名)加3分,二等獎(或第二名)加2分,三等獎(或第三名)加1分,(不同獎項可累計,同一獎項以最高獎統計)(以學校公布競賽結果為依據)
四、班主任津貼發放
班主任津貼發放按以下辦法進行:
1.班主任津貼由月固定津貼、學期考核獎勵兩部分組成。
2.班主任考核津貼:
①月固定津貼:每學期按五個月計算每月發給每位班主任200元。
②學期考核獎勵:以年級為單位,按每學期五個月考核成績累總,總分從高到低順序排列,每個年級各分為三個等級。一等比例占年級班級數25%,二等比例占年級班級數50%,三等比例占年級班數25%。一等獎勵為750元,二等獎勵為500元,三等獎勵為250元。
五、班主任的獎罰
1.根據班主任工作考核成績,每學期將組織一次優秀班主任的評比,學校將對優秀班主任給予通報表彰獎勵。
2.班主任如有下列情況者,學校將不發放學期考核獎勵:
①不能經常深入班級、深入學生,不關心學生的學習、生活,學生、家長意見較大者。
②因失職、瀆職造成班級較大事故或對班級學生中出現違紀行為教育處理不力者。
③因工作不努力、不負責任而導致班級班風、學風差或不服從學校安排而導致工作無法展開者。
④有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的行為者。
⑤班級出現安全事故的。
六、幾點說明:
1.班主任工作考核由政教處具體負責。
2.班主任常規工作考核和班級工作成績考核獎扣各以50分為最高分。
3.班主任津貼不包括政府發給的班主任津貼。
4.本細則解釋權屬校長室。
高中班主任考核制度精選篇5
一、指導思想
班主任是學校對學生進行教育管理的最直接承擔者和具體實施者,是學校教育教學管理隊伍中最基礎、最核心的力量,班主任工作質量的好壞關系著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和生存發展。為了進一步明確班主任工作職責,加強教育教學過程管理,實現學校對班主任管理、考核的制度化和規范化,充分調動班主任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從而提高學校辦學質量,特制定本制度。
二、管理考核制度
本年度考核主要以政教處和執周組兩方面共同考核,充分發揮執周組的作用,充分發揮班主任的齊抓共管作用,讓班主任主動參與到每日的值周工作中來。全校以班為單位進行每日的日常管理。充分發揮班主任的工作特長。
三、班主任待遇
班主任費按本班學生數發放(少于30人按30人計費),發放費用方式分基本津貼和獎勵津貼,基本津貼為每生每月5.5元,這部分津貼每月按學生數分配給各個班主任。另學校每班每月拿出100元作為獎勵津貼來發放。
獎勵津貼的.發放:全校共有八個班,寄宿班(A類)三個班,政教處根據行政執周統計總分情況和班主任平時的工作表現分為寄宿班甲、乙、丙三個檔班,甲等得到獎勵津貼的50℅乙等得到獎勵津貼的30℅丙等得到獎勵津貼的20℅;平衡班(B類)五個班,政教處根據行政執周統計總分情況和班主任平時的工作表現分為平衡班甲類二個班、乙類二個班、丙一個檔班,甲等得到獎勵津貼的60℅乙等得到獎勵津貼的30℅,丙等得到獎勵津貼的10℅。
在學校上課期間,所有班主任在學校用餐免費。
四,常規管理考核主要內容
(1)班級計劃,總結以及其它要求上交的材料上交要及時,一星期內沒交的視為不交(扣3分),補交扣1分
(2)每周上好班會課并做好班會記錄,每學期班會內容中必須含有“安全、衛生、紀律、行為規范、學習等記載。每學期開好八次主題班會(少一次扣1分)。
(3)登記冊,從第一周起到學期結束,由值日班干部按出席記載清楚教師、學生出勤,無登記冊扣5分。
(4)周會,課間操班主任必須站于本班隊伍前維持集會不少于3次(少1次扣1分),因客觀因素不做操也算一次。
(5)準時出席班主任會議(缺席扣1分)。
(6)按時完成學校安排的班主任工作,早讀,午休,晚自習下班不少于8次(少1次扣1分),下班次數多于8次每次給班級加一分。
(7)各部門布置的以班級為單位的全校性活動,班主任應組織學生參加,并到場維持紀律(不到場每次扣5分)。
(8)多深入班級及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和出勤表現情況,并將有關重要情況及時向家長反饋并作好記錄 ,要做好至3次的家訪情況和情況反饋記載(少1次扣2分)。
(9)安全教育精細化,班上出現偶發事件,獲知后要在第一時間到位處理或協助處理。
(10)在班級管理中,遇到問題要努力處理,不要一有問題就交給學校。
(11)教育學生愛護課桌等公共。財物,發現有破壞現象的要及時處理賠償,并依據總務處的制度扣分。
(12)學校組織的各種活動評比,寄宿班(A類)三個班前三名分別得5分、3分、2分,平衡班(B類)五個班分別得5分、4分、3分、2分、1分,無故不參加者扣10分。
五、操作細則
政教處負責擬定班級管理和班主任工作量化考評細則,執周組負責日常考核登記。并把結果上報到政教處確定獎勵津貼的發放,獎勵津貼每月發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