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名利祿是生命的養(yǎng)分。”有人這樣說過。“金錢是生命的養(yǎng)分。”也有人這樣說過。這些人的認識都是膚淺而空虛的。生活在再富裕,再奢華又怎樣,精神上如果得不到發(fā)展,生命也只是個空殼。因此,在我看來,書籍才是生命的真正養(yǎng)分。
終日為了家計,為了名譽,為了金錢而奔波勞碌的你,又是否享受過如斯美妙的事:黃昏時分,手中拿著書,坐在舒適的藤椅上,邊看書邊呷一小口清茶,遨游在那令人陶醉的書海中……
日日為物質(zhì)生活而奮斗之余,何不為那饑餓已久的精神補充糧食呢?人的真正發(fā)展在于精神與智慧上的發(fā)展,而書籍正是這一進步與發(fā)展的推動器。只有誠心專注于書籍中時,你方能感悟到月之朦朧,星星燦爛,和生命之瑰麗。
“剪水為衣,摶山為缽,山水的衣缽可授之何人?叩山為鐘鳴,撫水成琴弦,山水的清音誰是知者?”這便是張曉鳳在拉拉山上觀后的感嘆。這是人對大自然的崇拜與熱愛。閱讀《常常,我想起那座山》這篇文章,你才頓悟:人的生命是那樣的渺小與無常。你會在不知不覺中增加智慧與人生的厚度,這是書籍的力量與振撼。
書籍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命運,增加人生的養(yǎng)分。
還記得童第周嗎?他小時候因為太貧窮所以無法讀書。他一直到十多歲才上小學,但他沒有因此而放棄,而是更努力地讀書。因為要趕上進度,他不得不夜間捧著書到廁所外的路燈下學習。他立志要當一名生物學家,因此他博覽與生物學有關(guān)的書,而這些書上的知識正為他以后成為偉大生物學家做了基礎。是書籍改變了童第周的命運,也是書籍給他的人生,他的生命添加了豐富的養(yǎng)分。
是書籍,使爾廉由貧苦子弟成為明朝大學者;是書籍,使呂蒙由一介莽夫變?yōu)槲奈潆p全的人才;是書籍,使培根能夠?qū)W富五車,從而創(chuàng)作出《培根隨筆》這本文學著作……這些人全都得益于書籍,是書籍引領他們走向成功,更是因為書籍,使他們生命更燦爛,更輝煌。
朋友們,請你們與書籍為伴吧,它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是智慧之源,更是生命養(yǎng)分的源泉!
上一篇:生命的養(yǎng)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