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雷鋒好榜樣,忠于革命忠于黨,愛憎分明不忘本,立場堅定斗志強……“在3月這個春色正濃的季節。又到了紀念雷鋒叔叔的日子。說起這位叔叔,相信沒有人會無所感觸。他只是一名普通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士,但家喻戶曉的他卻只走過了22個春秋——1962年8月15日,陰雨綿綿,雷鋒和他的助手喬安山駕車從工地回到駐地。他們把車開進連隊車場后,發現車身上濺了許多泥水,便不顧長途行車的疲勞,立即讓喬安山發動車到空地去洗車。經過營房前一段比較窄的過道,為安全起見,雷鋒站在過道邊上,揚著手臂指揮小喬倒車轉彎;“向左,向左……倒!倒!”
汽車突然左后輪滑進了路邊水溝,車身猛一搖晃,驟然碰倒了一根平常曬衣服被子用的方木桿子,雷鋒不幸被倒下來的方林桿子砸在頭部,當場撲倒在地,昏死過去……雖然進行了搶救,但由于顱骨損傷嚴重,導致腦機能障礙,雷鋒叔叔就這樣和這個世界永遠揮手了。我常常會這樣想,,要是雷鋒叔叔沒有死該多好,如果他沒有死,算一算也才只有67歲。他可以在清晨沐浴著陽光,在傍晚的大樹下,搖著蒲扇,與晚輩們談笑風生。但這只能成為想象了。或許我們只能安慰自己說:雷鋒叔叔現在可以得到更好的休息,因為他活著一定還會不辭辛勞地做更多的好事。
既然雷鋒事跡已經被載入了歷史,那么現在我們就讓歷史重演,讓這個光輝生命一直延續!當你看到一位老奶奶上車時,你會毫不猶豫的讓出剛剛爭到的黃金座位嗎?當你撿到錢包,是將它放進自己的口袋,還是幫助它找到主人?對于這些問題,你會不厭其煩的的回答說”你好土“嗎?現在的人們對于這類"給老人讓座“,”拾金不昧“的問題,總是覺得過時了,可這就是雷鋒每天在做的事啊!難道這是雷鋒精神過時了嗎?當你被人嘲笑,被人擠到地上,有一個聲音喝止了他們,有一只手伸向了你。你是接受他的好意,并向他道謝呢?還是會不屑地對他說:這種行為過時了。相信答案一定會是前者。3月5日清晨,學校里開展了“讓雷鋒永存”的活動。大伙兒紛紛加入了志愿者的行列,大家的熱情感染了身邊所有的人,甚至一些校外的也報了名,這個活動其實很簡單,每個人手中有3個笑臉鉤子,你可以把它們分給這一天中幫助過你的人,活動結束,誰收集到的微笑最多,誰就是“雷鋒”。
誰不想做“雷鋒’呢?活動規則一說完,大家就開始行動了。說來也奇怪,要是在以前,如果有什么獎勵的活動,大家一定會爭得很厲害,就算沒有什么需要幫助的,他們也會制造一些出來。但這一次卻是別有一番風景:有人迎面走來,只是淺淺的點頭微笑;看到有水龍頭在不停的流水,會下意識的走過去把它擰緊;看到比自己小的同學不慎摔倒,不會繼續嘲笑他,而是向他伸出援手;發現自己的腳邊有垃圾時,不會當做沒看到,而是會有一個彎下腰,伸出手的動作……大家這么做,真的只是因為3月5日是紀念雷鋒日嗎?不,不是的。是因為雷鋒的影子深深地烙在了我們心上。我們都知道,學雷鋒并不是一種形式,而是一種精神,一種永垂不朽的精神。這種精神不會因為時間的流逝而過時、消失,而是會在我們新一代的身上發光、發熱。
活動結束了,老師讓大家拿出手中的“微笑”時,驚訝的發現每個人手中依舊還有3個笑臉,老師問了其中一個同學是怎么回事,他回答道:“那次我摔倒,一個大姐姐來扶我,當我想把笑臉給她時,她只是莞爾一笑,搖搖手說’這種精神是不可以用物質來衡量的‘。”話音剛落,聽見大家齊聲唱起:“學習雷鋒好榜樣,艱苦樸素永不忘,舍己為人是模范,共產主義品德多高尚。學習雷鋒好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