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啪啪啪!啪啪啪!”如果我問你,這是什么聲音?一些調皮的人肯定會嬉皮笑臉的回答道:“是打蚊子的聲音!”嗯——答對了一半,再提示一下,如果把這個聲音放到一個精彩紛呈的演講結束時響起,你這下應該可以很快猜出來了吧?沒錯!這就是人們在做左手打右手的“運動”時發出的聲音——掌聲!
人生就像一壺醇香美酒,雖然香氣撲鼻,令人如癡如醉,但卻缺少了一樣必要的可口的下酒菜,有些美中不足,越發平淡無味。掌聲,就猶如那缺一不可的下酒菜,及時的出現在你的面前,使你那原本平平淡淡的生活,一下子增添了樂趣、自豪與滋味。
記得那年暑假,我去貴陽避暑,老媽與老爸思來想去找了五十條蠻不講理的借口,將才學了兩年琴的我,殘酷地推向了“鬼門關”——舞臺。那時我最不愿意的就是上臺演出,因為我并不屬于那種在臺上生龍活虎的類型的人,一到臺上,便會不知所措,顯得十分拘謹,沒想到,這成為了老媽的最大借口。面對兩張嚴肅的臉,我只好命令我的兩只手為了我的屁股,委曲求全,其不情愿地答應了。
古人云: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轉眼間,演出時間到了。我又是裝病又是蹲馬桶的,也逃不出我爸媽的“魔爪”,被老爸從廁所想抓小雞般拎了出來,有氣無力地穿好外衣,一步三停地上了“汗血寶馬”,直奔演出地點。
老爸開著車在高速上一下飆到一百二,沒多久,就到了“鬼門關”。我到后臺去準備,等待“死亡”的到來。輪到我了,我顫顫巍巍地拎著小提琴上場了,我一咬牙,沒跺腳,舉起了琴,拿出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的勇氣拉響了第一個音。透過麥克風的音樂大得很,把我嚇了一大跳,但是,已經拉響了一個音,總不能再打退堂鼓吧?于是,我硬著頭皮接著走這條“不歸路”。
我的兩只手不停地“運作”著,心中也沒又閑著,不斷幻想著,并做好了最壞的打算。拉到一半時,有一個八拍的休息時間,可是,我那不爭氣的大腦、小腦and下丘腦太不爭氣了,竟然忘記了接下來的音。這時,不知哪一位“救世主”首先鼓起了掌,大家紛紛響應,頓時,雷鳴般的掌聲與鼓勵的眼神撲面而來,說時遲那時快,我仿佛從掌聲中的聽見了接下來的音樂,我那早已提到嗓子眼的心,又“撲通”一聲掉回了原處
我從容不迫地繼續表演,心中的顧慮與雜念統地被跑到了九霄云外,全心全意地沉浸在音樂當中,直至結束時的掌聲將我喚回,我才如夢初醒般的回過神,鞠了一個躬,連蹦帶跳地下了臺,心中滿是成功的喜悅。
直至現在,我想起來,心中不由得對那位陌生人道聲“謝謝”,或許那天他只是無意中鼓了下掌,或許那天他以為我已經演奏完了,總之,他那寂寞中的掌聲,在我的耳里是世界上最美的歌,他詮釋了一位觀眾對表演者的尊敬,雖然只是動動手的簡單事情,但我依然感謝他。
掌聲,是平凡的,也是不平凡的,它能使人奮起,使人愉悅,使人抬起羞愧的頭,使人……
生活需要掌聲,人們需要掌聲,讓我們舉起自己的雙手,毫不吝嗇的為別人貢獻自己的掌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