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艘名為五月花號的客船載著一批可望實現宗教理想的清教徒從英國出發駛往新大陸。清教徒們為了便于自我管理,簽署了一份《五月花號公約》,這也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一份政治契約。
大西洋沿岸共有英屬十三塊殖民地,英國的殖民壓迫嚴重阻礙北美殖民地經濟發展。英法七年戰爭又導致宗主國擴大稅收,直接導致了獨立戰爭的爆發。獨立戰爭具有民族解放運動、資產階級革命雙重性。
1775年列克星敦槍聲標志獨立戰爭開始。1776年7月4日,大陸會議通過杰弗遜《獨立宣言》,宣布美國獨立,開創殖民地對抗宗主國先河。《獨立宣言》提出天賦人權、自由平等;主權在民、人民主權;人民革命學說。它是北美殖民地人民推翻英國殖民統治、爭取民族獨立的一面旗幟,也成為十八世紀法國資產階級《人權宣言》藍本。
1787年費城制憲會議制定聯邦憲法,確定美國三權分立的聯邦民主共和制,國家權力由州政府轉入中央政府。《合眾國憲法》規定:美國實行地方和中央分權的國家體制;聯邦政府按三權分立、相互制衡的原則建立的政治原則。該政治制度有效防止權力過分集中和濫用職權現象,保障了人民民主;政治制度的形成推動了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第一次把啟蒙思想家的思想變為政治制度,為資本主義國家政治制度的確立提供示范作用。但是容易導致政治摩擦和扯皮現象。
美國聯邦制的確立解決了美國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關系,以及聯邦政府各種權力的分配問題,使美國政局保持長期相對穩定,有利于其資本主義迅速發展。
美國北方工商業發達,中部農業發達,南部種植業發達。隨著工業革命的發展,北方雇傭勞動制同南方種植園奴隸制產生尖銳矛盾。1860年共和黨人林肯當選總統,標志南部在聯邦政府的失勢。這也成為南北戰爭的導火索。
1861年南方違背國家統一宣布脫離聯邦,美國內戰爆發。1862年林肯頒布《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隸宣言》,決定民心所向,鼓舞北方士氣,扭轉戰局。1865年南部聯軍投降。南北戰爭使分裂的主權得以統一。戰爭中頒布的《宅地法》極大推動了西進運動,自我奮斗完成個人理想的美國精神形成。
南北戰爭是美國第二次資產階級革命,維護了美利堅民族的統一,以民主方式解決農民土地問題,在法律上解放黑人奴隸,為資本主義發展徹底掃除障礙,為美國經濟高速發展奠定基礎。但是種族歧視至今依舊存在。
美國近代化有兩個重要階段。十八世紀末到十九世紀上半葉,美國進行工業革命。美國獨立戰爭后擺脫英國殖民統治、《1787年憲法》確定三權分立相互制衡聯邦共和體制保證政局穩定;大量移民涌入保證了勞動力充足;而勞動力的相對不足成為工業革命的驅動力,用科技彌補勞動力短缺;對外貿易積累大量資金;通過南北戰爭徹底掃除資本主義發展障礙,統一國內市場;資源豐富、具有良好地理位置。最初美國依靠從英國引進的技術,不久自主研制。同樣首先從紡織業開始。1793年懷特尼發明軋綿機。隨后交通運輸業發展,最后機器制造業發展。
南北戰爭后到20世紀初葉,美國近代化進入第二階段。伴隨第二次工業革命,美國出現大批新興工業部門,重工業成為美國工業化標志。制造業的發展為農業機械化創造有利條件。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國取代英國世界工廠地位,成為世界頭號工業強國。
By:通河中學忘川文學社洪超讀史之《大國崛起》濃縮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