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8月12日,在官莊湖農場的一戶普通農戶家,降生了一個女嬰——我的母親。母親姊妹四個,她是老幺。-
母親小時候雖然家里人都很照顧她,但農活也沒有少干,因為那個時候生活太苦了。聽母親講,她十歲左右的時候,有一次,家里曬了很多麥子,突然天空烏云密布,馬上就要下雨,而家里人都到幾里地以外的田里干活去了,母親硬是一個人把十袋麥子裝進袋子,又找來防雨布蓋上。-
母親的童年和少年是在農活中度過的,不知不覺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母親21歲時經人介紹,認識了我的父親。婚后母親并沒有受到丈夫、公婆的疼愛。奶奶嫌母親不能干,總是百般刁難她。婚前母親在家摘棉花、挖豬菜、放牛這些活沒有少干,但不常做飯,所以廚藝不好,婚后常被奶奶訓。好強的母親認真學做各種家務,盡心盡力的伺候丈夫,孝敬公婆,每天從早忙到晚。-
一年后,母親在那種艱苦的環境中生下了我。奶奶見我是女孩,很不高興,對我們月子中的母女不管不問。那時父親年輕,不怎么立事,他經常出去打牌,一出去就是一天,有時第二天早晨才回家。母親拖著產后疲憊的身子既要照顧我還要做一些家務。-
我由于先天營養不足,體質很差,常常生病。在我一歲左右時,一次母親給我洗了個頭,晚上就發高燒。那時,晚上醫院還不興值班,父親又打牌不歸,而我又哭又鬧,母親就整夜抱著我,拍著我,直到天明,她抱著我急忙趕往醫院。我當時年幼,又哭鬧不止,護士在我頭上扎了幾針都沒有找準靜脈。我哭,母親也哭。打完針回到家,母親就和父親大吵了一架。-
就這樣,母親在婆婆的冷眼中,丈夫的冷淡中過了七年。在我六歲那年,母親不顧家人的反對,生下了妹妹。妹妹的到來使父親改變了許多,也許是意識到多了一份責任吧,牌還是照打,但晚上沒有出去了,經常幫我輔導功課。-
后來,我們與奶奶分家了。剛分家時,家里一貧如洗,沒有一件像樣的家具。母親更是沒有白天沒有黑夜的干活。當別人的母親坐在一起閑聊自己的幸福生活;一起逛街買衣服;或者在麻將桌上通宵達旦時,母親也許正在田間勞作,正在挖菜喂豬,正在教我和妹妹寫作業……-
這幾年,母親把父親“調教”好了,他與母親一道下地、做家務,很少賭博了。家境慢慢好了起來。母親對我們姐妹倆說:“你們一定要好點學習,我和你父親會下力干活,攢錢給你們上大學。”-
這些年,母親勤儉持家,為了我和妹妹,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她是天底下最好的母親,她的上半輩子的生活,不夠幸福,不夠滋潤。我一定要讓母親的下半生五彩繽紛。-
上一篇:《上下五千年》讀后感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