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黨的書的讀后感讀完《毛遜,《為動員一切力量爭取抗戰勝利而斗爭》、《反對自由主義》、《團結一切抗日力量,反對反共頑固派》、《必須強調團結和進步》……一篇篇文章令我印象深刻,一個總的感受:毛主席在抗日戰爭時期反反復復強調的就是要團結、要進步,要進步、要團結。記得在第一卷中,毛澤東指出:無產階級要領導革命取得勝利,必須團結一切可能團結的階級和階層,組織革命的統一戰線。他科學地分析了中國社會各階級的狀況,指出農民是無產階級的天然的和最可靠的同盟軍,工農聯盟是革命的主要依靠力量。
農民以外的小資產階級也是無產階級的可靠的同盟者。第二卷中,相當一部分篇章又在這個特定時期提統一戰線的重要性。當然,毛澤東也不否認無產階級應堅持在統一戰線中的獨立自主原則。
對共-產-黨來說,這是實現統一戰線中無產階級領導權問題的前提和條件。為了堅持無產階級在統一戰線中的領導權,保持無產階級和共-產-黨在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的獨立性,毛澤東強調,一定要反對兩種錯誤傾向,開展兩條戰線上的斗爭。隨后毛澤東又尖銳地提出:在經歷了17年鍛煉后的中國共-產-黨必須重視內部的團結,內部團結是團結全國人民、團結各階層去爭取抗戰勝利的最基本的前提。
“團結就是力量!團結自己人,團結別人,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人。團結起來,排除萬難。……”這是偉人要告訴大家的。
今天,我們學習毛澤東思想,研究毛澤東思想,運用毛澤東思想的精髓去認識,解決中國改革開放中的實際難題,對鞏固這塊社會主義陣地,不是沒有好處的!聯系實際我不由想起胡-錦-濤同志在慶祝我國首次載人飛行圓滿成功大會上的講話中說到“載人航天精神”時指出的一段話:“必須堅持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政治優勢,形成萬眾一心共創偉業的生動局面。”確實,萬眾一心創偉業,這是載人航天飛行圓滿成功的重要原因。據報道:為了這次飛行,航天人奮斗了足足11年,全國有110多個研究院所、3000多個協作單位和幾十萬個工作人員承擔了研制建設任務。
來自各方的高水平的科學家形成了一個團結奮進的集體,一個富有凝聚力和戰斗力的團隊。聽說,在11年的艱苦奮斗中共有8位科學家獻出了生命,他們沒有看到楊利偉凱旋歸來,但他們的精神永存,他們的功不可末。這項工程之所以能在比較短的時間里取得歷史性突破,靠的是黨的集中統一領導,靠的是社會主義大協作,靠的是發揮社會主義制度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政治優勢。
萬眾一心創偉業,這是一種民族精神,是一種自立于世界之林的氣概,是一心一意干成現代化的志氣,是中國“睡獅”醒來后的怒吼。
“團結就是力量”=“載人航天精神”,今天、明天、后天,中國人想干的事就一定能干成!
一、戰略目標的實現必須形成以總經理為核心的領導班子,這個領導班子同時要團結公司的大部分員工。對于有不同意見的員工,不要進行隨意地排拆,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因為有一些決策本來就可能是錯誤的,通過員工的不同意見,有利于更好地完成公司戰略目標。
二、制定公司管理制度必須考慮基層員工的意見,正確的領導意見只能從基層員工的意見集中起來,然后利用領導決策能力進行綜合考慮。同時在以后的工作中需不斷地加以完善。
三、對于在工作中發現的問題要直接提出來,不要在背后議論。如果本部門無法解決,可以通過上層領導協調,提出切實可行的方案,肯定能得到解決,否則就會長期得不到解決。
四、在實際工作過程中,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和弱點,要充分發揮員工的積極性。遇有自己不明白的事情,要及時向下級咨詢,不能利用自己的權利輕易作決定。
五、在部門內部、部門之間要不斷地進行協調與溝通,加強聯系。將各自知道的情況,除公司制度規定保密外,要相互通知,相互交流,以便更順利地做好各項工作,而不要相互推謁責任,使既定工作得不到有效的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