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在我還是上幼兒園的時候,我常常看到我家小區門口有個老伯伯在賣蔥包檜兒。
每天傍晚,這位老伯伯總會推著一只圓圓的鐵爐子出現在那里,只見他熟練地用白面粉先制成圓餅,裹上油條和蔥,卷成筒狀,再在平底鍋中撳烤,等餅的兩面呈金黃色后,涂上甜醬或辣醬即成。空氣中彌漫著蔥包檜兒的香味,引得路人都停下腳步來買上一個津津有味地品嘗,我看看老伯伯,又看看媽媽,也想買上一個,媽媽卻摸摸我的腦袋對我說:“阿B,路邊的小攤不衛生,過幾天帶我到店里去吃。”于是我只好咽咽口水,盼著星期天早點到來,可是媽媽不知道哪個店里有賣的,所以一直沒帶我去吃過,好在奶奶有時候帶我出去路過老伯伯的攤位時會給我買一個,讓我解解饞,于是蔥包檜兒又香又軟的美味深深地留在了我心里。
前不久,我為了完成暑假作業,去了我們少年兒童的第二課堂——岳王廟。
岳王廟是杭州西湖十景之一,坐落在西湖的美麗湖水之濱,它是歷代紀念民族英雄岳飛的場所。岳飛是南宋初抗擊金兵的主要將領,但被秦檜、張俊等人以“莫須有”罪名誣陷為反叛朝廷,陷害至死,美麗的西湖見證這岳飛名垂千古的英雄美名。進入岳王廟,我感到它和其它的民族英雄紀念館不一樣,除了有英雄人物的塑像、陵墓、紀念碑等景物外,在岳飛的墓穴之前還直直的跪著四個鐵鑄的人像,原來這就是當時求榮買國的陷害忠臣的罪魁禍首秦檜夫婦和其他同黨的塑像,讓他們跪在岳飛的墓穴之前,就是為了告訴人們,一切的賣國求榮者,只要被老百姓所仇視,必定是要遺臭萬年的。
“阿B,知道蔥包檜兒嗎?”媽媽問我。
“蔥包檜兒,我當然知道,那可是我的最愛啊。”我奇怪,媽媽怎么會問這么個問題。
“蔥包檜兒有個故事,而且和他們有關。”媽媽指著岳飛墓穴前跪著的四個鐵鑄人像對我說。
“蔥包檜兒還有個故事?”我好奇地看著媽媽。
媽媽點點頭,給我講起了蔥包檜兒的故事。相傳岳飛被秦檜夫婦謀害后,杭州百姓人人痛恨秦檜。當年望仙橋邊有家專賣油炸面食的小店,業主眼見奸臣秦檜天天坐轎,從店前而過,忿恨不巳。一天,他將面食捏成人形,再拿刀橫向一切,扔入油鍋,邊炸邊喊:“油炸秦檜,油炸秦檜!”別人問他賣什么?他隨口說:“油炸檜。”從此,蔥包檜兒的故事就在民間流傳開來了。
聽了媽媽講的故事,我恍然大悟,難怪蔥包檜兒那么好吃,原來它有個悲壯的故事!我默默無語,想象著當時人們爭食“蔥包檜兒”的情景,人們是在吃“蔥包檜兒”嗎?不!他們是在吃痛恨,吃仇視,他們用自己的方式和方法,表達了愛與恨。啊,我豁然明白了,我們中華民族之所以能崛起,是因為我們中華人民中有像岳飛那樣“精忠報國”的浩然正氣!
上一篇:最新高中開學升旗講話稿
下一篇:夢回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