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這個《詩經》里的詩句來形容蓉兒和靖哥哥的愛情是最合適不過的了。我們的蓉兒和靖哥哥當然是曠世絕配,佳偶天成。想想為什么靖哥哥一開始就對蓉兒相見如故呢,大概是因為他們本來就是半個老鄉。黃蓉的吳儂軟語,讓郭靖聽了很是親切,深深地吸引住了靖哥哥。容爹的桃花島也就是現在浙江的舟山群島,估計他本來江南浙江人士,不知何時遷過去的。而靖哥哥的老家是臨安牛家村。臨安也就是如今的杭州。
自古便是東南第一州?!皷|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柳永<望海潮>更是極盡對天堂杭州描繪和贊美。靖哥哥的漢話就是他媽媽和七位師傅教的,而江南七怪是浙江嘉興人,離杭州也很近。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同生長干里,兩小無長猜。按道理說靖哥哥和華箏是青梅竹馬一起長大的,而且是華箏是靖哥哥十八歲以前在一起時間最多的第二女性(第一是靖媽)。
他們應該會自然產生兒女之情的呀。為什么靖哥哥沒有選擇華箏作為妻子呢?而只是把他當做妹妹。我想大概是郭靖情竇遲遲未開的緣故。古代讀書人很早就開始接受教育,往往《詩經》便是學習的科目之一。詩經分為風,雅,頌。而《國風》就是春秋各國的民間詩歌,多數都是情歌。這些情詩寫的很直接,也很優美的表達男女的愛情。像《關雎》里的“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子衿》里的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一日不見,如三秋兮,還有“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等等。倘若靖哥哥出生成長于江南,也許會受到這些愛情的啟蒙教育,情竇便早開了。幸運的是他出生在大漠。
沒有人教他《詩經》或其他更高雅的文化知識,所以在十八年后遇到蓉兒,開始了他們的初戀,彼此找到了相伴一生的愛侶。對于讀初中或高中學生,那些最愛看言情小說的童鞋,比如瓊瑤系列的,往往容易陷入早戀。而古代的《詩經》和其他愛情詩詞在那時應該具有瓊瑤小說的效果吧,讓人讀了不免過早懷春。大家該說了,靖哥哥的二師父朱聰不是外號“妙手書生”平時手搖折扇也是學富五車之人呀,難道他沒有教靖哥哥背幾首情詩什么的。我敢說沒有。
因為朱聰估計也就是個“老光棍”或許沒有浪漫的愛情故事發生在他身上,他傳授靖哥哥的文化知識最多,估計也都是民族大義愛國愛民江湖俠義之類的。詩詞估計也就是《滿江紅》之類的愛國詩。靖哥哥五師傅七師傅不是有著刻骨銘心的愛情故事的光輝案例嗎,但是他們愛掩藏的很深,剛開始就戛然而止,沒有對哥哥靖帶來更多感觸,只是帶來親人離去的悲痛。其它師傅就更不用提了。想想后來新盟舊約之時,黃藥師吟誦賈誼“且夫天地為爐兮,造化為工,陰陽為炭兮,萬物為銅”時,指的是人生到世上就要受各種煎熬,但他們聽得大眼瞪小眼,不知其所云。靖媽靖爸也是沒有談戀愛就直接結婚的或許結婚前就沒有見過面。更沒有什么浪漫的往事可對對兒子說了。其實人的感情大致都是相通的。神雕里大武小武自很小便開始喜歡郭芙。想想他們的師傅郭靖教他們武藝的同時,師母黃蓉教的更多是文化知識,四書五經什么的。所以他們和郭芙算是青梅竹馬了,只是郭芙對他們沒有愛,更沒有華箏對郭靖的那種感覺。而且兩個人追一個。更會讓郭芙兩個都瞧不上。
上一篇:記憶云南——夢回大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