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端午節(jié)一步步走近我們。人人臉上掛滿了喜悅,內(nèi)心充滿了甜美。記得小時候,對于端午節(jié)的到來好像并不是很在意,似乎是學(xué)的知識多了,增添了各種豐富的情感吧!以至于對端午節(jié)的到來異常的激動,快過節(jié)時心中積滿了無限的期待,洋溢著滿懷的欣喜。
盼望著,盼望著,終于等來了端午節(jié),記得有一首童謠唱到:“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酒,龍船下水喜洋洋。”那么多端午特色可最少不了的當(dāng)然還是粽子。粒粒香甜的糯米,在粽葉的包裹下葉香加米香,品嘗著大自然的氣息。夏天寧靜的陽光把端午節(jié)編織的吉祥而富有詩意,伴著鳥聲唳鳴,終于在姨媽家展開包粽家庭大活動。
我們都迫不及待的等待開始,但這當(dāng)然要從準(zhǔn)備工作開始嘍!我們把糯米、粽葉、紅棗和大豆分別泡好。他們在水中盡情享受,靜靜地躺著,他們似乎都爭先恐后地躺在最涼快的盆地,以至于有些搶不上的就只好曬“日光浴”。
我有些等不及了,不禁在嘴上來回掛念道:
“它們還沒有好啊,差不多了吧,應(yīng)該好了吧?”
哥哥開玩笑說:“讓它們多呆一會嘛,這叫做黑暗前的黎明,一會上來就該煮了!”
哈哈?????大家被逗得開懷大笑。終于泡好了,姨媽把新鮮的粽葉分給我們,以1:3折成小漏斗的樣子,用手緊緊握好,在最底下的粽腳那里放上一顆大紅棗,媽媽告訴我們它有兩個作用,一是防止米漏,第二當(dāng)然是為了香甜可口了。
“哦?原來小紅棗也這么有奉獻精神啊!”妹妹天真的弩動著紅潤的小嘴。
“當(dāng)然啊,你看看小紅棗為了粽子完整的成熟,甘愿在最底層,不被人注目,你以后要學(xué)習(xí)它們呢!”
一旦有可教育的材料,舅媽當(dāng)然不會放過機會啦!
“接著再把多出來的葉子蓋住“漏斗”的口,如果有必要要多加一個葉子,一定要弄結(jié)實些,不然等煮的時候就散了呢!”姨媽很專業(yè)的說。
到最后一步了,我們分別用不同顏色的棉線包自己的粽子,到時候以便找一下自己的差距,也順便看看誰包的又多又好。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和大人們的耐心指導(dǎo)下。我們這些感到無比新鮮的孩子們終于完成了自己的粽寶。大家把粽子排到一塊,不約而同地下了起來,大家的粽子大小不一,形狀不一,有的是五邊形,有的是正方形,更出奇的是圓形。我們的大小粽子摻在一起,親情混在一塊。
終于開始煮了,大家興高采烈地把自己的粽子放在煮開的鍋里,隨后姨媽把鐵篦子放了進去,我們都不解的看著姨媽,姨媽笑著說“這樣粽寶寶們才不容易散掉啊!”哦?我們恍然大悟的張大了嘴巴。原來包粽子也有這么大的學(xué)問啊!我們這些焦急的孩子們幼稚地看著火一點一點地燃燒著鍋底,真是急死了,這時姐姐發(fā)話了:“真是的,這么慢,里面很舒服嗎?快快出來吧!外面真的好涼快哦!”我不由的笑了起來:“哈哈,他們這叫做黎明前的黑暗吧!必須忍受過了煎熬,才能成功的出來哦!”
陣陣歡聲笑語,縷縷親情飄縈。
大約過了一小時吧,粽子終于等到了“光明”的時刻,我們都爭先恐后地找自己的粽寶,還要換著吃,瞧著一盤盤粽子,我不禁想到了愛國詩人屈原,剝開粽子,輕輕咬一口,我品嘗到的是兩千三百多年甜甜的風(fēng)俗,親切的兒童歌謠,古香古色的“離騷”。大家你一口,我一口,都沉浸在濃濃的粽香中。
我吃到的是香香的粽子,感受到的是濃濃的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