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在一篇文章中,作者談到“家”與“冢”兩個象形文字的異同,不禁引發了我的幾點感想?!凹摇笔侨司幼〉牡胤?,上面的“宀”像屋頂遮風擋雨,屋頂上的一點像炊煙裊裊,“豕”是圈中的豬羊和牲畜,一派溫暖祥和之氣?!摆!笔侵笁災梗屓讼氲借疏使啄?,森森白骨。這截然相反的兩種情景,字形卻為何如此相似?僅是這一點的位置不同??蛇@決定生死兩個世界的“一點”又是什么呢?
我的眼前浮現出這樣一幅生活場景,一片圓圓的低矮的茅草屋是古人的村寨,戴著骨制項鏈的女人在做飯,屋頂上炊煙裊裊,圈中有豬羊等馴化的牲畜,男人扛著工具從門外打獵或耕作回來,到“家”了,男人的臉上浮出笑意,“家”這個字誕生了。
緊挨著村寨,一片圓圓的土堆,那是村人的墓地,墓地這樣近是怕饑餓的野獸扒食了親人的尸骨,也怕死去的親人孤單。因為野獸眾多,疾病肆虐,墳包很多,一個一個酷似村寨的茅草屋。是啊,茅草屋是活人的家,土堆是死人的家,怎么能不像呢?你看,又一個人死去了,他的屋頂不再有炊煙,圈中的豬羊被殺死做了祭品,他被抬出草屋,埋進了土堆,這是他的新家“?!?。
炊煙和牲畜是古人對“家”和“?!钡膮^別,那對于現代人的家,這區別的“一點”又是什么呢?是感情和責任。家庭成員之間感情深厚,互尊互愛,體貼寬容,父慈子孝,夫妻恩愛,這是其樂融融的一個“家”。一旦家人之間失去了感情這根紐帶,人人只顧自己,年輕人不照顧老人,老人不照看孩子,夫妻反目,孩子缺乏教育,這樣的家即使是華屋美廈,又與墳冢有何區別呢?在商品經濟沖擊下,有多少家庭正處在這種由“家”到“?!钡念j變中呢。
小家如此,大家也是這樣。地球是人類共同的“家”,曾幾何時,人們忘記了“和諧相處”這關鍵的“一點”,為了一己私利,污染河流湖泊,毀壞森林、濕地,甚至凡是能吃的動物都被抓來,成了餐桌上的下酒菜。物種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從地球上消失。人們啊,當“利欲”這把血淋淋的鋼刀向其他動物身上扎去時,地球,我們這唯一的“家”不也正在一步步向墳冢邁進嗎?
當我寫完這些站到窗前時,又有兩三個人正在外邊那塊不大的耕地里支了網,搜捕上次那只僥幸逃脫的野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