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們的國際主義精神
判決宣布后,美國和世界各地的工人掀起了巨大的抗議浪潮,紐約等城市的工人紛紛舉行群眾大會,一些美國的知名人士也發表談話,譴責這一案件是美國歷史上“最大的冤獄”。英國的工人舉行了幾十次群眾大會,支持美國工人。在法國、荷蘭、俄國、意大利和西班牙,工人們也都接連的舉行抗議集會,大批聲援芝加哥工人的抗議信件,雪片似的飛向美國。但是,伊利諾斯州當局一意孤行,毫不理會。
工人們在這次芝加哥斗爭事件中,從美國統治者的瘋狂暴行中,逐漸認清資產階級打擊的真正目標是有組織的工人隊伍。日益覺醒的工人們繼續舉行聲援集會,紛紛進行簽名運動,許多工人還捐出他們微薄的工資,支援芝加哥罷工工人。
但是,反動的伊利諾斯州政府竟無視世界人民輿論,在1887年11月11日,殺害了斯派思、費契爾、巴爾遜和恩格。林格死于獄中,費爾登、希瓦爾和奈比改判終身徒刑。
在敵人面前,他們表現了崇高的工人階級英勇氣概和不屈的斗爭精神。當絞索套上斯派思頭上后,他還大聲的向群眾說道:“我們在墳墓里的沉默,比我們的演說,更能打動人心的時候快到了!”意思是說,他們的犧牲是對廣大美國人民的一次活生生的教育,使美國人民更加看清反動統治階級的猙獰面目。
巴爾遜的最后一句話是:“讓美國人民的聲音讓全世界人民聽到吧!”費契爾死時才廿四歲,他以跳躍的步伐,壯烈痛快的跳上了絞刑臺,高呼:“這是我一生最愉快的一剎那!”
這些英雄人物在停止呼吸前的一分鐘,還是想著怎樣堅持斗爭,怎樣擴大斗爭的影響。這種崇高的工人階級品德和英雄行為,成為美國工人們的優良傳統。
1893年,在美國和世界各國人民的堅持斗爭下,在確鑿的事實面前,新任伊利諾斯州州長不得不承認:“‘五一’罷工受害的八名芝加哥工人,(法官和陪審員)不能證明他們犯有罪行,他們是貪贓枉法的法官和陪審員的犧牲品。”費爾登等人獲釋。同年六月,美國工人階級樹立起一塊紀念碑,上面刻寫著:“草料場案件殉難者”再一次充分地暴露了為鎮壓工人運動,不惜草菅人命,殘殺無辜的美國政府的反動統治。
正義斗爭不可摧毀
這次罷工在形式上被大資本家的反動政府鎮壓下去了,但是美國的工人卻在斗爭中受到了鍛煉,懂得了只有團結起來,進行斗爭,才能得到自己的權利。因此,他們雖然受到迫害,仍繼續爭取每天工作8小時的權利。在工人們團結斗爭的壓力下,資產階級只得讓步。一個月后,美國就有20萬工人取得了每天只做8小時的工作權利;兩年后,又有50萬工人達到了斗爭的目的。正如巴爾遜等所希望的那樣,美國人民的聲音很快就被全世界人民聽到了,這個聲音,振奮了各國工人的斗爭意志。這時候全世界的工人都在展開要求縮短勞動時間、改善待遇的運動。1889
年7月,各國社會主義者在巴黎舉行了第二國際工人協會成立大會,為了紀念3年前芝加哥工人的斗爭,為了加強工人們的國際團結和檢閱工人階級的戰斗力量,決定把五月一日定為勞動節。大會決議說:“在一個永久固定的日子里組織國際性大規模示威游行,以便各國和一切城市的工人,在同一天里要求當局規定8小時工作制,并實現巴黎國際代表大會的一切其他決議。”從此,“五一”這一天就成了國際勞動節。
巴黎會議的決議在全世界引起了巨大的反應,它在工人中激起了抗爭的熱情和斗志;在資本家中引起了恐慌和不安。資本主義的政府利用它的一切暴力強制手段,鎮壓工人的“五一”游行。但是,各國工人階級不顧當局的各種阻擾和迫害,而于1890年5月1日舉行了第一次慶祝,當時舉行“五一”游行的有德國、奧地利、意大利、英國、法國、西班牙、荷蘭、瑞典、丹麥、挪威和俄國等許多國家。每當這個日子來臨時,勞動者要在這個日子舉行集會,總受到統治者的百般阻擾,但這一切阻擋不了工人們團結戰斗所凝成的強大力量。工人運動總是不斷發展、壯大的,而更重要的是,他們所堅信的精神是處處一樣的。
“五一”的起源,是工人爭取美好社會的浴血史,是繼續斗爭的好榜樣,我們要永遠懷念這偉大的日子。
上一篇:高一新學期班主任優秀工作計劃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