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在想,到底是寫梧桐還是寫楊柳,思來想去,覺得一個都少不得,沒有梧桐,南京便少了歷史沉淀下來的陽剛之氣和都市的現代感;沒有楊柳,南京又會缺少江南城市獨有的溫柔與嫵媚。剛柔相濟,才是金陵古都獨有的特色。
南京到處可見梧桐,中山風景區的梧桐最令人難忘,在通往中山陵的大道上,兩排高大的梧桐樹筆直的屹立在道路的兩旁,像是莊嚴的禁衛軍,將歷史的悠長與嚴肅演繹的淋漓盡致,給人們帶來滿片陰涼。
春天一到,梧桐的黃色的毛絮便漫天紛飛,就像是浪漫唯美的梧桐雨,不管歷史怎樣變遷,都不改他們的悠然自得,每當大風吹過,樹葉便會發出“沙沙”的響聲,寬大的樹葉在風中飄搖,抵擋著寒風的侵襲,活躍在飽經滄桑的老城墻邊,為這一份古老注入活的血液。
秋風乍起,樹葉開始慢慢變枯,飄落下來,灑滿一地金黃,孩子們最喜歡走落滿梧桐葉的道路,一步一步踏在上面,發出清脆的響聲,孩子們銀鈴般的笑聲伴隨著落葉的清脆的聲音,溢滿了整個城市,泰戈爾說:“生如夏花般絢麗,死如秋葉般靜美。”此時的梧桐,倒不覺得靜美,也不讓人覺得秋天“怎一個愁字了得”,倒是給向來讓人覺得悲傷的秋天帶來一些音樂的美感,等到樹葉落光,那一整個冬天,都是梧桐樹養精蓄銳的好季節,等待著來年盛裝出席,華麗綻放。
《桃花扇》中第一折就寫道:“無人處又添幾樹楊柳。”可見,楊柳是富有意境的植物,它伴隨了一個又一個朝代的更替,一篇又一篇名作的誕生,它們是歷史的見證者,文人的好伙伴,更是城市一步一步走向未來的追隨者。
秦淮河邊若是沒有了楊柳就不能叫秦淮河,河邊的楊柳總是一棵又一棵密密的種著,遠遠望過去,兩排楊柳像是兩條清新素雅的絲帶,將兩岸輕輕的籠罩住,蒙上一層曖昧的淡綠色,微風拂過,柳條像是姑娘的長發,輕輕蕩進河中,泛起圈圈漣漪,嫵媚極了。
春天,白色的柳絮在河邊飄蕩,“拋家傍路,思量卻是,無情有思。”深深地寄托了人們的情感,安撫了都市人浮躁的心靈,更給秦淮河增添了一份夢幻,他們的每一次新生,都會給南京城帶來別樣的驚喜。
揚子江邊的楊柳,搭配著江水,有一種浩蕩的雄風,秦淮的楊柳,搭配著長堤小橋,有一種纏綿的情調,南京那么多的古廟小巷,長堤小河,若是少了楊柳,便少了生氣,少了不凡的情意。
梧桐雨,楊柳情,它們是時光的見證者,是歷史的美妙布景,是古城靈動的鮮活血液,它們舞動在金陵古都之中,在風中呢喃著不滅的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