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并不久遠,但生活在改變。我的童年流光溢彩,而長輩的生活又是怎樣的呢?欲知下事如何,請看下文。
我自幼就從姑姑口中得知一些饒有趣味的童年瑣事,其中一件事我至今仍記憶猶深。那時,時代并不久遠,就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的30年間,其內容是圍繞姑姑們的“精彩”瞬間。那會兒,生活還沒有步入小康,人民的生活都是“有了這一頓,卻不知下頓飯要在哪兒吃”。同時,父母都是一個個偏心眼——拿男孩當寶,女孩當草。故事就是從這里發生的。姑姑的奶奶是馬蘭頭最真誠的“粉絲”,就算天天吃,也不會厭。
“哎,人老了,我的手腳也不靈便了,連馬蘭頭都不會割了!”太奶奶經常這樣感嘆。于是,她經常差遣我的幾個姑姑去割。姑姑們時常趁著個機會折磨一下這位老太太,說“好的呀,不過,一籃馬蘭頭要5角錢勒,割來了還要你自己理噢!”太奶奶雖然不情愿,但還是答應了。姑姑們隨即拎了籃子去了,她們還會繼續和這位老奶奶開玩笑——姑姑們看到一小處地方長了幾株馬蘭頭,就會上前稀里糊涂地割上一大籃子。其實啊,里面幾乎全是草,只有幾株馬蘭頭從縫隙中探出了小腦袋。因此,太奶奶就得坐在小木椅上,戴上老花眼鏡,在昏暗的燈光下花上兩三個夜晚理出馬蘭頭,而理出的馬蘭頭也已所剩無幾了。這會兒,姑姑們就躲在一旁暗暗自喜。
其實,這并不是出自她們的本意——太奶奶偏愛男孩。每逢過年,男孩子們都可以拿到5角幣值的壓歲錢,而姑姑們往往只有2、3分。事實,姑姑們比其他男孩要來得孝順的多,可太奶奶始終都是個偏心眼。這才是她們真正的怨恨之處,可見她們當時的生活是多么的艱辛。無奈啊。
相對而言,我的童年生活就開心。舒暢多了。
每一天早晨,我迎著朝陽上學;每一天中午,我可以吃上好的食物;每一天晚上,我可以枕著月亮睡覺。周末更是個好日子,我能帶上朝陽和迎面吹來的習風痛痛快快地玩上一整天。吃的。喝的更不在話下。相反,離我這個年代不到30年的姑姑們,卻沒有一個屬于自己的周末,屬于自己的快樂,面對她們的只有永遠也干不完的活兒。每逢新春,壓歲錢又會源源不斷地向我涌來。新春過后大約半年吧,六一又奔忙著腳步趕來……即使是生病了,父母也會把我們送到市里第一大醫院,水果、零食更是一大堆。小時侯,出院了,還得全家總動員。一回到家,雞湯鴨湯早已上桌了。生活好了,家家都有了電腦,電腦也普及到我家了……
我的童年與長輩們的童年相比較,可真是天壤之別啊!既然我們是跨世紀的兒童,就應該好好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相比長輩們的童年,我們是幸福的。30年的歲月,生活有了很大的改變。我們永遠銘記,我們今日的幸福生活是誰親手為我們創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