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和媽媽出門買東西,無意間看見了超市的烤羊肉串,我興奮地買下兩串,迫不及待地品嘗起來,第一次覺得羊肉串有種不可思議的味道,不禁又回想起《2012感動中國》中的一個人物,賣烤羊肉串的——阿里木。
每一個榮獲“感動中國人物”的人都是令人非常敬佩的,但令我印象最深的還是“快樂的巴郎”。他沒有朱光亞的卓越貢獻,沒有吳孟超的精湛技術,沒有劉偉的超越極限,沒有劉金國的鐵血意志。但他,卻有著別人沒有的一份堅定和踏實。當我看到視屏中,阿里木在賣羊肉串辦助學金時,我就感到很驚奇了,賣羊肉串?一年才有多少錢啊?我不解地繼續(xù)往下看去,當我得知阿里木整整賣了八年羊肉串時,我的嘴就已經(jīng)呈現(xiàn)出了O型。
我記得畢節(jié)學校里的老師說:“阿里木基金,是畢節(jié)學校里最少的一份基金,但它的分量,也是最重的。”我無法想象阿里木在八年的日子里是怎么挺過來的。資料說,他生活上每一方面的花費都嚴格控制在了一塊錢,每天的飯菜就是一個饅頭加一碗涼粉。他烤得香香的羊肉串卻從未自己吃過。我一想就覺得太驚人了,如果是我的話,可能會有這樣拒絕誘惑的決心嗎?恐怕早就自己把羊肉串吃得精光了吧!
還聽說,阿里木為了省錢不愿買鬧鐘,于是天天請街坊鄰居早早叫他起床。嘿嘿,如果是我的話,估計一群人后我起床我也懶得起吧,想想都覺得面紅耳赤了,阿里木八年如一日地堅持賣羊肉串,不說別的,光是他的毅力和精神就足以讓我仰望。再次咬一口羊肉串,就像被施了魔法一般,羊肉串的味道越來越不同了。
因為,當看到羊肉串時,我又會想起那位草根慈善家——阿里木。
上一篇:讀杰克·倫敦的《熱愛生命》有感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