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很多朋友,有父母、老師、同學、博友等,可是,今天我要講的是——我和好朋友書之間的故事。
在我很小的時候,我就認識了書這個朋友,媽媽每天會給我讀書。上幼兒園的時候,媽媽堅持為我訂了三年《幼兒畫報》,并給我買來了許多繪本,陪我一起讀書,使我不知不覺喜歡上了書這個朋友。
很快,我上了小學。一年級開始,媽媽就為我訂閱了《小諾貝爾》、《我們愛科學》、《科學探索》等雜志。這些雜志令我大開眼界,愛不釋手地看了一遍又一遍,這個時候書就成了我的好朋友。
進入三年級,在老師地引導下,我讀的書越來越多。很快,我就讀完了我國四大名著、曹文軒唯美系列小說、沈石溪的動物小說、李毓佩爺爺的數學系列、《中華上下五千年》等歷史類的書、他們帶我走進了一個又一個廣闊未知的世界,令我流連忘返,到了一日不讀書“茶不思、飯不香”的地步。書成了我的心愛的朋友。
可是,麻煩也隨之而來,我的視力略有下降,從1。5下降到了1。2。媽媽著急了,對我進行了“法律管束”:走路不準看書、上廁所不準看書、吃飯不準看書,否則,就沒收閱讀權。看到如此“嚴酷”的條令,想到自己不能和書這個心愛的朋友進行心靈交談,我的心頓時變的冰涼。為了能夠和書這個朋友進行心靈對話,我只能“詐降”,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放學不急于回家,在學校看書,老師要求我們每天帶一本課外書進行閱讀。時常借玩耍時機去同學家看書。
在我進行了一系列的地下戰斗后,媽媽終于放松了對我的管制。這時我的書朋友,和我的關系真是親密無間。有時像一個會演奏人類樂曲的動物,如《時代廣場的蟋蟀》中的蟋蟀柴斯特令我開心;有時像一個愛探索的小男孩,像《夏日歷險》中的杰伊·貝里帶我冒險;有時像一個奇特的小女孩,如《長襪子皮皮》中的女孩皮皮和我一起游戲;更多的時候像一個智慧的長者,如《智慧背囊》中的心靈感悟對我展開教育。
書,永遠是我最好的朋友,引領我不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