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晚餐很豐盛,我吃得滿嘴流油,不亦樂呼。正當我轉(zhuǎn)身準備走時,爸爸突然叫住了我“雨藍,我來問你一個問題,你答不上來,就你贏,并獎勵你那包薯片,你說怎么樣?”爸爸一邊說,一邊把手指指向那邊的一包薯片。我想:爸爸才初中畢業(yè),出的題目對我來說是小菜一碟,再說那包薯片是墨西哥醬汁番茄味的,我早就想吃了。
一切都想好后,我便答應了爸爸,三步并兩步地找來筆紙,一副信心滿滿的樣子,胸有成竹地坐在了爸爸身邊。“聽好了,我要說了。”
爸爸清了清嗓子,“一個大人一餐吃2個面包,兩個孩子一餐吃1個面包,現(xiàn)在有大人和孩子共99人,一餐剛好吃了99個面包。問:大人和孩子共幾人?”我寫好了題目,心中不由得竊喜:(*^__^*)嘻嘻……爸爸終究是爸爸,不知道我們最近在學“解決問題的策略”一單元,這道題撞在槍口上了。我唰唰寫好了假設(shè)“假設(shè)99人都是大人:99×2=198(個)198-99=99(個)咦,兩個小孩吃一個面包可怎么表示啊!我左思右想,怎么也想不出,爸爸看我做好了好久還沒做好,便說了一聲“時間到了,你輸了。
”“啊,還有時間限定啊!”我說,沒辦法,我實在做不出只能第二天去問數(shù)學老師黃老師。
黃老師一看題目,也很快寫好了假設(shè),可她卻和我不一樣,一氣呵成,“哦,我怎么沒想到啊,兩個孩子吃一個面包不就是一個孩子吃12個面包嗎?如果這樣就可以:假設(shè)99個大人。99×2=198(個)198-99=99(個)2-12=112(個)99÷32=99×23=66(個)小孩99-66=33(個)大人這道題不就這樣做出來了嗎?太簡單了。這時,從我腦海里又浮過一個辦法:我們也可以用份數(shù)來做:一個大人一餐用2個面包,兩個孩子一餐吃1個面包,不就是3個人吃了3個面包嗎?那大人和小孩的人數(shù)比就是2:1,那我們就可以這樣做:1+2=3(份)99÷3×1=33(人)大人99÷3×2=66(人)小孩黃老師說這個也可以,我太高興了,一道題就能用兩個辦法解決,不僅讓我學會了這種解決問題的方法,還可以以此為由,從爸爸那賺到一包薯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