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首詩,在我的腦海里縈繞,當我第一次看到這首詩時,便把它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里,揮之不去。
這首就是清代詩人鄭燮寫的《竹石》,這首詩的內容是: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竹石》是鄭燮題寫在自己畫的石竹畫上的一首詩,它的意思是:只要咬住青山就決不肯放松,歷經千萬次磨練更加堅韌,任憑你東西南北來的狂風如何吹打。鄭燮,是清代書畫家。詩人。
曾任知縣,關心民間疾苦,后來因為幫助農民勝訟及發送賑濟,得罪了豪紳而罷官。可他并沒有因此而屈服,而是更加努力地與困難做斗爭。詩開頭一句“咬定青山”把竹人格化,生動地寫出了竹子的堅強;后兩行形象地描述了堅韌。這首詩表面寫竹子,其實是贊人,詩人贊美竹子的頑強品質同時,也寄寓自己剛正不阿的品格。鄭燮以竹自比,寄托了對生活和道德的理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這兩句詩不僅可以用來贊美竹子的品性,而且可以引申用來歌頌人的堅定高潔的志向和品行。在生活中學習上,當我們遇到困難時要堅強,像我上次那樣。那天,我在家寫數學作業,老師給我們出了一道很難的找規律的題目,不論我怎么冥思苦想,可就是想不出答案,就在山窮水復疑無路,想放棄的了,呆呆地看著窗外。這時一陣風吹來,把窗外的竹林吹彎了腰,只是一剎那的時間,那竹子又直起了筆挺的身子。此時我的腦子里不由自主地閃現出了鄭燮的那一首詩: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竹子尚且如此,何況是我們人呢!于是我振作起精神,便苦戰,最終我用頑強的毅力把這道難題解決了。不論在什么情況下,不論在什么時候,我們要像竹子一樣堅強,任憑東西南北來的風如何吹打,也不能動搖我們的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