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口的紅綠下,上演著一幕幕情景悲喜劇。
幼兒園的稚童手拉著手站在紅綠燈下,澄澈的眼睛大大的圓睜,看著對面的燈由紅轉綠,才撲上那條斑馬線,口中唱著“紅燈停綠燈行”的歌謠,風一般快樂地飄過。這是每個人最初接觸的規則,是每個人最早學習的法律。在最初的人生,人們學習了法律,并堅信,法將伴隨著我們的一生。
可是,當生活中出現了緊急情況,抑或是四周無人、左右無車時,你會邁過那條警戒線嗎?大多數人都會邁過那道線,隨后心中的警戒線煙消云散。這是一種觀念,人們的觀念常常被兩方占據,一方是常識,一方是法律。很多時候,在沒有有效監督的情況下,常識壓過法律而占據上風。
就這樣,人們強搶斑馬線,無視紅燈,隨后尖銳的剎車聲響起——慘劇釀成。在路口的紅綠燈經歷了一個有一個的哭泣的家庭之后,執法的交警終于留意到這片空有法律施行卻缺少有效監督的遺忘之地。在他們的規范與監督之下,那尖銳的剎車聲與之后撞擊人心的猛烈碰撞漸漸消失,逐漸成為人們回憶的一部分。
人們站在紅綠燈下,靜靜地等待燈光的明滅變換,交警手中的小旗舉起又放下,十字路口的人們交替前行——一切變得安逸而美好。可是人們心中的法律只有在同樣至于法律的監督之下才能真正的施行嗎?一個深夜,一對夫婦攜一雙兒女靜靜地等在燈下,孩子稚嫩的嗓音劃破夜空的靜謐與黑暗:“媽媽,斑馬線上沒有車,我們不能過去嗎?”媽媽撫摸著孩子的頭道:“可現在是紅燈啊,每個人都必須遵守法律。”孩子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轉眼間,燈由紅轉綠,一家四口互相挽著手漸行漸遠。若是每個人在夜深無人之時依舊能夠堅守內心深處那方法律的底線,生活才能真正地安逸而美好。學習法律是為了在心中繪一條警戒線,知道那些事該做,那些事不該做;而學習了法律,就要學會自覺用法律規范自身的行為舉止,用合法的方式做自己想做的事。
路口的紅綠燈下演繹著一幕幕人生悲喜劇,但我們堅信,沿著法律的準繩,我們必將行向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