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以惡小而為之”,這是三國時劉備告勉自己兒子劉禪的一句話,這位古代政治家的至理名言。雖然歷經1700多年,但它的哲理光芒永存。是啊,“小惡不治,必然發展”,看看社會中那些犯罪分子哪個不是從“小惡”開始一步一步走向犯罪道路的呢?就如一只小白蟻在船板上咬一個小洞是很不起眼的,但如果任其發展下去,船就會沉沒。
因此,我們少年兒童預防犯罪要從預防不良行為做起。人們常說,家庭是我們的第一課堂,父母是我們的第一個教師。
記得班里曾做過一次試驗。老師問:如果有人欺負你,你怎么辦?竟然有半數以上的同學回答:打他,跟他拼了。老師接著問:為什么?那些同學便說:“爸爸媽媽告訴我,人在社會上要厲害一些,不能受窩囊氣。
”我慶幸,我沒有生活在那個家庭里,我慶幸,爸爸媽媽從沒用這樣不正確的思想教育我。但是,那些同齡的人的話仍讓我震驚。大人們是怎樣言傳身教的啊!難怪因早戀而懷孕的少年犯劉美娜對著她的父親大聲指責道:“你成天在家看那些三級片,你有什么資格管我?”家庭教育的影響,難道還不足引以為戒嗎?再看看社會中種種現象吧。
有的執法者濫用職權,徇私舞弊,貪贓枉法;有的企業家為謀取暴利將法律拋于腦后,違法生產經營,大肆造假售假,損害國家和人們的利益;有的人為不勞而獲,怨恨報復,把法律置之度外,殺人放火、搶劫、橫行霸市等等。雖然,這些違法行為必將受到法律的嚴厲制裁,但是這些行為卻對社會、對孩子們遺害無窮。試想,假若人人都自以為是,輕視法律,那么那些由于缺少知識而心靈受污的孩子們又怎能做到學法、知法、守法、用法、護法呢?鄧小平爺爺曾說:“法律教育要從娃娃抓起。
的確,我們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是祖國的希望,是一個極其復雜的團體,如果我們不從小培養法律意識,養成學法、知法、用法、護法的良好習慣,那么依法治國就將永遠是一句空話。
未來的社會必然是法制社會,而法制社會只有尊重法律的人民才能創造出來。讓我們謹記“法在我心中,我與法同行”,成為一個理性的守法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