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邊的非遺夜,靜悄悄的。一輪圓圓的月亮,高高地懸掛在天空,那天空中的點點繁星,簇擁在月亮身邊,好奇地眨著眼睛,皎潔的月光灑在鄉間的小路上,一切都是那么寂靜,那么和諧。我坐在門口的大榕樹下,仰望星空,仿佛又被帶回了十年前……
當我在外婆懷抱中牙牙學語時,我就聽起了閩劇,空閑時,總愛對著鏡子”咿呀呀”地學唱閩劇。那時,我連普通話都說不準,能唱出個什么名堂呢?不過,那一招一式,比劃得還是有模有樣。有時,我的一個調子唱不準,或是那一個手勢不會做,我總會偷偷地跑進廟的后臺,悄悄地看著他們排練,偷師學藝:”紅酥手,黃藤酒,滿城春色宮墻柳……
“在閩劇著名人物中,我最喜歡的就是李小白爺爺了。我從小就是從電視里。看著他演繹的閩劇長大的。他和劉小琴,董小狐,三人被稱為“閩劇小三“,他演的《少林寺》中的雍正,《關羽敗走麥城》中的關羽,在1954年獲得戲劇匯演一等演員獎。1959年,還跟隨著福建閩劇代表團,晉京參加國慶十周年大典,我可是他的忠實”小戲迷“。閩劇中的著名戲本有:《釵頭鳳》,《少林寺》,《漁船花燭》等。他們都是眾人用本地方言演唱出來的。
其中《關羽敗走麥城》更是讓我百看不厭。戰國時期,關羽失守襄陽城,不幸被捕。之后,關羽和兩位嫂子從曹操手下溜走。沒有通關文牒,關羽又尋兄心切,大開殺戒。過五關,斬六將,終于成功了。聲音時而高亢激昂,時而婉轉悲傷,讓人看了,仿佛也回到戰國時期,親眼目睹了這場廝殺。我們不僅喜歡聽閩劇,還喜歡唱閩劇。沒事時,坐在廣場的大榕樹下,靜靜地聽他們唱,或跟著他們一起唱。笑聲,歌聲,掌聲,唱和聲匯成一片,在空氣中久久回蕩……
現在的年輕人,聽的都是搖滾歌曲,對于閩劇的認識是少之又少。民居伴隨著我們成長,是福州人的驕傲,是福州人的自豪。我們應該一起,攜手把閩劇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