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想到共產(chǎn)黨員,我的腦海中就立刻浮現(xiàn)出一連串詞,如:從容不迫、臨危不懼、不屈不撓、鎮(zhèn)定自如、勇往直前……應該是一個老成持重的成人形象,而讓我感動的是一個“乳臭未干”的黃毛丫頭——劉胡蘭。在山西省文水縣云周村,一座破舊的四合小院里,住著一戶普通的中農(nóng)人家。劉胡蘭就出生在這樣的家庭里,六歲時,母親不幸病故,她就承擔起與她年齡極不相稱的家務勞動。劉胡蘭十二歲時,她就是村里兒童團的團員。在二十一世紀的十二歲,正是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爸爸、媽媽含在嘴里怕化了,放在頭上怕掉了。
劉胡蘭肩上卻擔著和小通訊員一樣的擔子。她常常用自己的智慧解救區(qū)干部。而敵人這個名詞對我們這些和平年代的孩子們來說是多么遙遠。現(xiàn)代的孩子們常常被會小貓、小狗嚇哭,常常被一些手無寸鐵的大孩子“俘虜”,想一想面對敵人的槍口,早已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了,那里還會有解救別人的能力,我不由地向劉胡蘭豎起了大拇指。最使我感動的還是劉胡蘭壯烈犧牲的表現(xiàn)。1947年1月12日,劉胡蘭不幸被捕了,兇殘的敵人當著劉胡蘭的面用鍘刀鍘死了本村的六個民兵。想用這樣的方法嚇倒劉胡蘭,她為了保全村民們的生命,卻昂著頭、挺著胸,“騰騰騰”走向敵人的鍘刀……。看到這里,我不由得流下兩行熱淚。
對于貪玩的我們來說,被一根小刺刺傷都會向爺爺、奶奶哭訴,被小刀劃傷都會向爸爸、媽媽索取補償。面對鮮血會不由得蒙上雙眼。如果面對鍘刀,面對血流成河的場面,真想不到會怎樣。更不用說為了保全別人的生命去犧牲自己的生命。獨生的我們常常會為一些小事小利打得頭破血流,哪懂得忍讓,更不會犧牲自己的利益保全別人的利益。劉胡蘭的事跡讓我感動,劉胡蘭的精神讓我佩服,讓我深思。在這個社會中就需要劉胡蘭的精神和勇氣。
上一篇:成長的味道
下一篇:讀《草原上的小木屋》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