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14.21中寫了陳成子弒簡公,孔子請求出兵討伐。在文學人的眼中,孔子是一個多么偉大的人啊。他身懷天下,將天下之事視為己任,這種情懷,可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到的。但是在我的眼中,孔子這樣做,卻是天大的錯事。
眾所周知,齊國在春秋戰國時期,是一個大國,而魯國只是一個小國而已。雖然齊國有變動,內政不穩,政局動蕩,但是它畢竟是一個大國。正所謂,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就憑魯國一小國,難道就能將齊國打敗嗎?到頭來還不是功虧一簣,而且還要搭上那么多無辜的姓名,這對魯國來講是百害而無一利。由此可以看出,孔子絕不是一個軍事家,他的做法也是錯的。
接著,再從國家的角度看看。齊國是齊國,魯國是魯國,兩者只是鄰國關系而已,那么魯國因為齊國的內政而攻打齊國,是不是在干涉齊國的內政呢?這可是犯國際法的啊!再者,以前日本侵略中國,那么他們是不是仁義之師呢?清朝末年,政治昏庸,改革不斷,皇帝受人擺布,百姓苦不堪言。日本人是不是可以說他們學的是中華兩千年的偶像孔子,那可是孔大圣人教給他們的。另外當今世界超級大國美國也在吸收孔子文化,不知道他們是不是因為吸收了這種思想才幫助臺灣的。由此看來,孔子的這一做法簡直比陳成子弒簡公更為嚴重,他已犯下了不可饒恕的罪行。
最后,孔子常說要做符合自己身份的事,而當時,孔子早已告老還家,他這樣做,還是做他該做的事嗎?這是不是表明他的言行有矛盾,而且還不是一般的矛盾。
總的來看,孔子這一做法是沒有絲毫理由的,他既沒有增加國家的利益,有干涉了他國的內政,還打算讓這么多人因為戰爭而死,甚至連言行都出現了矛盾,這是絕對不可取的。而孔子做這些事的原因,都只是為了他的私欲,也就是完成那個周禮。可見,孔子對于周禮的癡迷,就像是學生對網絡游戲那樣癡迷!
上一篇:祖國,母親,我想對您說
下一篇:別了,七一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