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前的我無數次暢想來年蟬聲鼎沸的時候,熙熙的人群中,洗墨池旁有我的身影。熬過無數披星戴月的靜夜,終了,風起漣漪,水過無痕,我在洗墨池畔閑看云卷云舒。氤氳的花香撩得我得意沉醉。
松身一倒,落入草中,和同學們仰天而論,侃古談今,激動處在草地上翻個滾,古來萬事東流水,隨他走,我且此時,此地,此身。
閑來扎入圖書館,三層小屋,汗牛充棟,決不可小覷。幾近人滿為患,偶爾幾個同學伸伸懶腰,余興未盡,也不肯罷手。可以捧上一本《生命不可承受之輕》咀嚼,享受一部《飄》,抽下一本兵器研究,天文觀探,抑或是花卉培育都樂在其中。或是早到20分鐘,搶到一本楊瀾的《一問一世界》津津樂道,若是來晚,拿一本于丹的《莊子心得》或單純看會兒幽默笑話也樂得充實個把小時。讀書的時候,心靈仿佛逃脫了塵世的羈絆融入了山野的空靈,聽淙淙流水。浸入其中,百般滋味。
收拾書本,疾步進教室。知識展示在屏幕上,條分縷析,同學們自畫表格,速抄,然后迅速進入下一個問題,為了跟緊步伐,都戒了“神游”。課后,有疑問的同學箭步上前,刨根問底,遇到人多,講臺上也擁擠得水泄不通。不過老師也毫無慍色,上課鈴響起,才抱起電腦在隔壁班后門口喊句“上課”。有時,兩個班同時起立,也引得一片驚嘆,豈不又活躍了氣氛?
12點是食堂開飯的時候。有卡走遍食堂。食堂獨為一體,三層大樓,各不相同。幾樣小菜,外加火腿,魚或牛肉,合為一盤,談不上享用,也扒的干凈。若是想改善,呼朋喚友,在三樓拼一小桌葷菜,來一兩小缽足可以個個解饞,然后在校道上緩步,回寢室交流打趣,翻幾頁書,開始午睡,或許做個好夢,下午又精神抖擻,開始戰斗。
樓前的葉又黃了,品味落花之美,敬它“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的瀟灑,打著轉兒又將化作來年的新芽。拾綴一片夾在書中,也好像夾上了荏苒光陰的痕跡。去年的我們拾起這相似黃葉,討論的是我們的未來,躊躇滿志,卻又迷茫不前。
下次在校園里拾起這黃葉的時候,是否已成熟篤定?一直忠于王蒙的一句“所有的日子都來吧,讓我編織你們,用青春的金線和瓔珞。”我胸中又意氣風發,斗志昂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