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是第二次來到張家界,似乎是潛意識地,我再次選擇她作為我避暑的圣地。
從長沙到張家界,兩邊景物的海拔是逐漸遞增的。的確,從平原到山區,土地就像竹子一樣一節一節地拔高著,我亦只能一次次為人類的渺小而唏噓不已。
剛入張家界,映入眼簾的就是大名鼎鼎的天門山。即使是從這樣遠的地方,也能望見從天門洞中透出的微弱的光芒。山頂白霧繚繞,這樣的環境之下,天門洞仿佛成了通往天國的大門,令人神往。
接著正式開始了旅程,第一站便是金鞭溪。當熟悉的美景再次呈現在我眼前,我正如遇見多年未見的好友一般,各種滋味交織。但改變不了的,是我對那清涼的溪水的向往——我歡快地跑至溪邊戲水,一如三年前的我:扎起褲腳,慢慢伸入徹骨的溪水中,小心翼翼地挪動,留神著水中的各種細微變化,然后瞄準目標,眼疾手快地捧出一小瓢水,哈,一連抓了幾只小蝌蚪!回到青石板鋪的路上,邊走著,還邊碰見了幾十只獼猴,老老少少,卻都是一臉好奇與貪吃的樣,眼巴巴地盯著游客手里的物品,只想沖上來一把奪走。有時,還碰上一些“娛樂設施”,比如“金元寶”式樣的梅花樁,踩著它,既讓我們許下來年財源滾滾的愿望,又鍛煉我們的平衡能力。
再說在袁家界中再次游覽到了聲名大噪的“哈利路亞山”,和其他每座山一樣,都是一根根獨立的石柱,直插云天,似乎心中有著凌云壯志。
最后一天游覽的是新開發的大峽谷。全程都是自上而下走,幾百階石階讓我們的腿直抗議——不停地打哆嗦。令我喜出望外的是,最后的下山路是一種全新的方式——滑滑梯。我們就這件,在群山的注視之下,在微風的輕撫之下,沉溺的童年美好的回憶之中,到達山腳。而立刻前來迎接的是“飛流直下三千尺”的瀑布,如柔順的絲綢般,飄過我們的心田。
終于完成了旅行,美景留我心間。張家界的四日,是充滿樂趣的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