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漢挑著一擔豆漿,不慎跌了一跤,豆漿灑得精光,他看了一眼就走了。旁邊的一個人說:“看,豆漿灑光了,他好像還無所謂!“老人說:“已經灑了,弄不起來了。“
這一個看似平常的事情,從中又反映了多少道理。老者的心態,又有多少人能擁有呢?我們在生活,學習中也會跌倒,你是停止腳步,哀嘆倒了的“豆漿‘呢,還是繼續往前走?是讓跌跤成為“包袱“,還是扔掉包袱?
思想包袱就是曾經犯過的錯誤,這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存在的。怎樣對待思想包袱,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態度。有的是越背越重,最終不能解脫;有的是輕裝前進,始終不為錯誤所困擾,就像故事中的老漢一樣;有的不承認有包袱,犯了錯仍然一意孤行,結果是徹底完蛋。
什么是正確的態度呢?應該是承認錯誤又不被錯誤所拖累,敢于與錯誤告別又能注意不犯同樣的錯誤,能認識錯誤的危害又不深陷在錯誤的痛苦中。這就是對待錯誤應具備的坦然和理智,這就是首先認識錯誤才有不能改正或避先錯誤的原因。
1838年林肯參加州議員的選舉--沒有成功;1840年爭取成為選舉人--失敗了;1846年再次參加國會大選--成功了;1848年尋求國會議員連任--失敗;1854年競選美國議員--螺旋;1856年在共和黨的全國代表大會上爭取副總統提名--得票不到100張;1860年當選美國總統。從林肯跌蕩起伏的官海生涯中,我們可以看到:跌跟頭,遭遇失敗這是人生都會遇到的。問題是怎樣面對這樣的經歷?只有擁有百折不饒的意志和堅持不懈的努力。同時,大凡成功的人,往往是失敗最多的人。失敗不僅是對失敗者的懲罰,更是對失敗者的激勵和讓失敗者得到可貴的經驗。
劉禹錫在《浪淘沙》中說到:“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任何人的命運常常都掌握在自己手里,自己才是命運的主宰。一句話,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要做到靠自己,除了要相信自己,樹立信心外,還需要有智慧,有毅力,有勇氣靠自己的力量走出困境。
一切都會過去,一切都可以重新開始。既然一切都可以重新開始,那么過去的一切就不會成為我們的精神負擔。只要堅定信念,堅持向前看,一切就會變得美好。告別過去,才能更好地面對未來;面對未來才能徹底擺脫過去的陰影。“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何必為灑了的豆漿哭泣,既然一切已成為定局,又何必再哀嘆過去呢?把包袱抖一抖,給自己減負,告別過去,走向未來。
上一篇:尹子的傻傻暑假日記之瘋狂背書記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