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小論文
每當過年,家家戶戶都會泡茶給客人喝:熏豆茶,綠茶,龍井茶…偶爾也泡一些糖水。糖水泡好要起碼得等十分鐘后才能喝。我詢問了媽媽,他們一般在60~80℃左右,等于直接從熱水瓶出
來的差不多。我想:“這么高的水溫,舌頭不怕燙麻掉?”我查了查網上的資料,答案就截然不同了:泡糖水溫度在40~50℃。(一克糖)我又想:這樣就太低了。糖如果沒有溶解,沉在杯底,那不就白白浪費了嗎?所以,我得做個試驗,到底媽媽的答案正確,還是網上的正確。
實驗材料:
第二天一早,我準備好了實驗材料:熱水瓶一只(剛灌好半小時),冰水一杯(剛從冰箱里拿出),5個透明水杯(大小一致),一代白砂糖,一支100℃的水溫溫度計,秒表一個,記錄紙,天平,砝碼(1克)。
實驗過程:
我先用天平稱出5份同樣的一克糖,并且把從冰箱里剛拿出的冰水測量了一下,溫度是-9℃。再把第一份一克的白糖倒入水中,并快速地按下秒表。白糖馬上沉入水底,靜靜地躺著。還有幾顆糖在水中慢悠悠地飄舞……過了十分鐘,白糖還沒有溶解,攪拌也沒用。我只好無奈地放到了一邊,做下一杯。第二杯是熱水,水溫在56℃,這杯水我覺得比較適合,試試看。第二份糖倒入水中時溶解速度稍微快一些,攪拌了一會兒就溶解光了……
實驗結果:
我把所有的信息都記錄到了紙上:
品種
水溫
效果(時間)
熱水①
65℃
0分58秒
熱水②
56℃
1分13秒
溫水
50℃
1分51秒
自來水
15℃
2分54秒
冰水
-9℃
一直不溶解
熱水①65℃是熱水瓶里剛倒出來的熱水,容易燙到舌頭,不適合。熱水②56℃是熱水瓶里的水倒出后過十分鐘測試的,不冷不熱,適合。50℃的溫水溫度低,白糖不僅沒有完全溶解,還有少許沉淀。
實驗結論:
熱水②最適合泡糖水。我們平常泡糖水的溫度明顯很高。熱水②1分13秒,不算時間長。如果有30位客人,細算就是33。9分鐘,約半小時。做了這個實驗,我還有許多類似的問題在我腦海中浮現:為什么白糖在冰水中難以溶解?一杯100ml的熱水可以溶解幾克白糖?方糖代替白砂糖,效果會改變嗎?這一串串問題等待我們用實驗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