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在開的時候。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朱自清《匆匆》
兒時,總是背著幼稚,天真的名號到處闖蕩,不避諱什么,大家都說,小孩子嘛還什么都不懂。可當時的我并不喜歡大人們說我是小孩子,我偏偏做出些大人的事。例如,趁著父母不在家時,自己為自己做飯。結果便是我和廚房兩敗俱傷。從此便立誓再不進廚房。每當做飯時,我卻都會偷偷的躲在門后看,好奇為什么大人們就能駕馭好那里的世界呢?現在回想起來,忍不住會心一笑。為自己兒時的率性,與天真。
有一種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精神。其實每個人的童年都是與眾不同的。是一種特別的,不得不體驗的經驗。那天,和平常一樣。太陽高照,萬里無云,藍色的天空像壁畫一樣掛在世界的上方,我喜歡夏天,因為夏天我才可以在外面快樂的玩耍,我開心極了被媽媽允許出來玩。我就在小區內與小朋友們玩耍。玩的是捉迷藏,相信各位小時候也都玩過這個游戲。很簡單的游戲,到我藏了,我想藏在一個沒人找到我的地方,可小區內能藏的地方都藏過了,小朋友們都知道在哪了。
那多沒意思呀,于是只有5歲的我便獨自一人背著我的維尼熊雙肩背包跑出了小區,我也不記得我跑了多遠,似乎是我在也使不上力氣了時停下的,我轉過頭,不是我熟悉的街道,不是我熟悉的樹。不是我熟悉的樓房。我有些害怕,畢竟我還小,我緊緊地抓住裙角,無助的走著。用天真的眼光打量這個世界。于是我用顫抖是聲音問一個老奶奶:“奶奶,我迷路了”“哦?那你家在哪里呀”邊說還邊撫著我的頭。可我根本不知道我家怎么說,也從沒問過呀,我突然想起媽媽放在我背包的紙條,媽媽說過,如果迷路了就把這個紙條讓警察叔叔看,可這里沒有警察叔叔,拿給老奶奶看唄。我手忙腳亂的拿出紙條。老奶奶仔細看了一遍,便輕輕的拉起我的手,也不知走了多久,我看見了我熟悉的一切,看到了媽媽焦急的影子,媽媽看到我急忙地向我奔過來,擁我入懷,聽我說完后,媽媽連忙道謝,周圍漸漸模糊,對不起各位,我累得睡著了。
其實,童年走了,卻留下了回憶,這何嘗不是對我們的眷戀呢?
上一篇:中考數學教學大綱要求范圍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