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實守信,是我中華民族優良傳統。千百年來,人們講求誠信,推崇誠信。誠信之風質樸醇厚,歷史越悠久,誠信之氣越光大華夏,充盈中華。她早已融入我們民族文化的血液,成為文化基因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
高爾基曾經說過:“人類最不道德處,是不誠實與怯懦。”所以人一定要誠信,誠信對待別人,誠信對待自己。
英國著名小說家瓦特﹒司各特曾經借朋友的錢去經營一家公司,經營不善倒閉,朋友因覺司各特有才,讓他可以不必還錢,但司各特執意不肯,更加努力去還錢,靠自己的勞動還清了債務。
誠實信用的人,即使在貧窮的時候,依然靠自己的勞動還清了債務,司各特是守信用的,言必行,行必果,他大可不必去換那債,輕松地搞自己的創作,但是他沒有,沒有在貧窮下失去自己的原則,讓自己遺憾。誠信待人,誠實面對自己、他人。誠信,一種美德。
商鞅立木取信,商鞅為表明誠信不欺而立木,能搬走者給予黃金,使老百姓確信新法可信,使新法順利地推行實施,人無信不立。
一個人,一個團體,一個國家都是一樣的,言而無信則自取滅亡,如果人無誠信,則更無法讓他去做別的大事,生命不可能從謊言中開出燦爛的鮮花。任務誠信更不可能會有很大的成就,誠信是一種美德。
我誠信,我美麗;我美麗,我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