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比較喜歡在電腦上打“八十分”,由于時間問題,她只能每天中午,去“霸占”電腦玩“八十分”了。我比較喜歡看電視,尤其是電視連續劇,可是媽媽不同意我看。為了“賄賂”媽媽,每天中午,我都趁著媽媽打牌的時候,給媽媽盛一碗飯,然后端到媽媽的面前,讓媽媽繼續打牌。我呢?就偷偷去看我的電視連續劇去嘍!但是,有時候,我也來看看媽媽打牌。
打“八十分”要四個人,和你對坐的是你的“對家”,你們要配合好,四個人想要開始游戲就必須四個人都分別同意和其他三個人一起打。你輸了,你的“對家”也會輸的。你打牌是會給你分數的,你想贏(輸)一分,就到“一分倍”里面去打。以此類推!還能給你一個“網上稱呼”,比如說,你贏到了幾分,你就是“秀才”,如果你贏到了三十幾分,你就是“進士”……你負分了,你就是“庶民”。
媽媽打牌不是很好。打到的最高分也只不過第四等級“縣丞”——一百二十到一百五十之間。最差還負一百多分。我知道:那些人只看你的分數,決定你的打牌技術。他們可不管別的。媽媽有時分高,一些人就主動上來跟你一起打牌——因為他們認為你的分數比較高,那么打牌的技術也應該不錯。有時媽媽分低,就沒有人跟你一起打牌了——人家怕你給他輸“分”。
從看媽媽打牌中。我明白了了一個道理:在我們學生學習中,同學們只看你的成績的好壞,判斷跟不跟你玩——他們認為,你學習好,就不會把他們帶壞;你學習差,可能會把他們帶壞。在你長大找工作的時候,別人只看你的能力,決定要不要你,在他們這個單位上工作。要是你有能力,許多公司會爭著讓你到他們那兒去工作,許多人爭著和你做朋友;如果你的能力很差,許多公司都不要你來他們那兒工作,沒有多少人愿意和你做朋友。
在生活,只要留心一點,就會發現很多的道理。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