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黃了,有再青的時候…”這是朱自清筆下的《春》,而今,春日不在,夏日儼然走遠,發(fā)現(xiàn)窗前凋零的黃葉,便知道,秋,已悄然來臨。與往常一樣的落葉飄零中,夾雜著桂花沁人的芳香。此刻就像一幅沙畫,易逝,短暫又美好無比。直到剎那間目光的停駐。目光掃過地面,無法理解的形態(tài)。一片片黃葉像是刻在地上一般平整,雖帶著鮮艷的色澤,卻也完全地與地面結(jié)二為一了。汽車的碾壓無情地改變了黃葉的一生。他本該隨風起舞,落入來年的春泥之中,更護花。誰知命運這樣弄人。車轍印過的一次次,讓葉子有了新的痕跡,精細到那如此的地方。嗚呼,無法想象。那印痕,令我想起了古老的化石,那深刻清晰的紋路,令人耳目一新。原來,落葉還可以以這種形式出現(xiàn)在人們面前。
秋風凜冽,任憑他如何的刮,卷;黃葉都紋絲不動。這是秋天給我的一種新的喜悅,無論這是怎樣一片黃葉,在這一刻,這一片黃葉,深深地鐫刻在我心。同樣,08年的春天,本該是溫暖,和樂的季節(jié),卻只有秋的蕭瑟與悲涼。幾秒的時間內(nèi),頃刻倒塌的房舍,數(shù)不勝數(shù),多少人的生命定格在了那一刻,多少人的壯舉,因此,鐫刻在了人們心中。無論多大的苦難,人們都沒有頹廢,消沉,放棄。盡管承受著失去至親的痛苦,盡管這突如其來的變故改變了太多人的人生,甚至是不堪回首的永遠的痛。但活著的人,人就要繼續(xù)生活下去,就像那一片片黃葉,在新的起點,開始新的旅程。“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蕭瑟清冷的庭院中,若有這一片片如刻在地面上紋理清晰的黃葉,相信庭院中必定增添了,另一種生機。
初秋,深秋,涼秋,人們在秋風中徘徊,不免變得多愁善感,若是如那黃葉一般,絲毫不動,佇立于心間,處亂世而驚鴻,給人以不泯滅的形象,又會是怎樣一種場景?清冷不在,有更多的美好,有更多的面目停留在世上,無論怎樣的事過境遷,都不會物是人非事事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