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中國是人類歷史上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是一個地大物博、歷史悠久、文化燦爛、舉世聞名的禮儀之邦。中華民族傳承了許許多多傳統和美德。從孔融讓梨、香九齡溫席、司馬光砸缸到毛主席敬師,從頭懸梁、錐刺股到周總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從做好事不留名的雷鋒叔叔到生命不息、學習不止的張海迪阿姨……,他們就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具體體現,他們為我們樹立了榜樣,是我們每一位小學生乃至所有人都應該學習的楷模!
“文明禮儀從我做起”這句口號,大家都并不陌生,可誰又真正地把它牢記在心,做出真實行動呢!反思我們的生活實際,文明離我們還有一段距離。在我們生活周圍里,不分場合掏耳、挖鼻,甚至大聲喧嘩;聽他人講話時,東張西望,不屑一顧;上公交車時,蜂擁而上,爭搶座位,甚至大動干戈;隨地吐痰,隨手亂扔垃圾,甚至在馬路邊隨地大小便……我生活的鄉鎮街道東側有一段美食店較多:燒烤,酒館,特別熱鬧,可是卻害苦了周圍的住戶及來往的路人。因為美食店的衛生及廁所問題解決得不好,許多的不文明行為隨之而來。站在沿街沿河隨地小便,隨手亂扔垃圾物時有發生,談到這些我們難道不應該反思嗎?為什么在這樣一個禮儀之邦卻時有這些不文明的行為呢?
一個社會的公民公共文明水平,可以折射出一個社會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一個人如果不遵守社會文明,小的會影響自身形象,大的會影響國家聲譽。在清朝的時候,大臣李鴻章出使俄國,在一公開場合,惡習發作,隨地吐了一口痰,被外國記者大加渲染、嘲弄,丟盡了中國人的臉。這是一個不遵守社會文明的歷史教訓。人要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必須先從自身做起,從身邊做起。所以魯迅先生說:“中國欲存爭于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舉?!薄傲⑷恕钡囊馑急闶且晟迫说乃枷牒臀拿餍摒B,人的文明修養并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靠后天不斷完善的。千學萬學學做真人,說的就是學習應先學做人,學做文明人,學做社會人,清潔環境,文明生活,從我做起,從每一件小事做起,讓文明禮儀之花在生活中處處盛開。
學文明,講文明,需要的是人人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我們少年兒童是國家的小主人,我們得幫助那些人去學習文明、實踐文明。這樣,我們的國家才能成為強大的、高度文明的國家,文明才能受到更多人的敬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