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是人類愚蠢的自相殘殺,使千萬人流離失所,兒童的純真因它而遭到摧殘。
當美國對日本還沒有露出猙獰的面孔時,《窗邊的小豆豆》的主人公小豆豆是一個純真的有點傻傻的孩子。她上小學后,因為頑皮而不得不退學,故而轉到了一所一共只有五六十人的小學校—巴學園。
而聽小豆豆一連說了四個小時話沒有一點不耐煩的校長小林宗作,則是孩子們最好的伙伴;小豆豆善解人意的媽媽,寬容對待頑皮的小豆豆;幫小豆豆包扎傷腿的阿良,也是孩子們歡迎的對象;曾經咬了一口小豆豆的牧羊犬洛基,是小豆豆生活中最要好的伙伴;小豆豆患小兒麻痹癥的同學泰明,已經是小豆豆校園里最好的朋友。電車教室、氣派的游泳池、別出心裁的運動會,已成為巴學園的孩子們永不磨滅的記憶。
戰爭逐漸顯露出它猙獰的面孔。阿良被征召入伍,泰明的突然去世,洛基的奇怪失蹤,讓小豆豆措手不及的各種打擊接踵而至。食物的短缺,巴學園被燒,還有從空中投下的炸彈,使得小豆豆一家終于搬離了東京。
設想,如果沒有這場戰爭,巴學園這座讓人摯愛的小學怎么會被燒?
戰爭給所有人帶來的都是慘痛的記憶,千萬人的流離失所、無家可歸,僅僅是為了勝利與否,就要無辜的人們付出血的代價!
戰爭是一本用血寫成的長篇小說,記錄了侵略者愚昧無恥的心靈,寫下了無辜的人們生靈涂炭、窮困潦倒的篇章。
在侵略者的心中,無辜的老百姓的死就只有四個字:“越多越好”;在老百姓心中,侵略者的死只有一個字:“該!”
戰爭每到一個地方,就會有槍聲與炮響,就會有屈辱和壓迫,就會有軟弱與剛強,就會有不甘的死亡!
戰爭是無情的侵略,侵略者不知滿足的心還在繼續膨脹。他們何曾想過,他們之外的無辜者,生活是何等的悲慘凄涼!
戰爭中,有兩種生命:一種是可憐的,是無辜被侵略者殺戮的生命;另一種是殺戮無辜的生命。這兩種生命,一種是可憐的,戰爭中一點米糧就可以滿足他們的溫飽;另一種是可恥的,戰爭中千萬斤肉畜也滿足不了他們貪欲的心。
古人云:“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戰爭是人類愚蠢的自相殘殺,人類共同生活著一個家園—地球,我們現在卻要把它搞的天翻地覆,面目全非。呵!多可笑啊!
戰爭使我們失去了太多,也使我們明白:多存有一份知足、一份良知,就可少一個生靈涂炭;少一聲槍響、一次轟炸,便可多一片海闊天空,紅花遍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