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0年,世界上的第一個父親節,誕生于美國。
在父親節這天,人們選擇特定的鮮花來表示對父親的敬意。人們采納了多德夫人的建議,佩戴紅玫瑰向健在的父親們表示愛戴,佩戴白玫瑰對故去的父親表示悼念。后來在溫哥華,人們選擇了佩戴白丁香,賓夕法尼亞人用蒲公英向父親表示致敬。
為了使父親節規范化,各方面強烈呼吁議會承認這個節日。1972年,尼克松總統正式簽署了建立父親節的議會決議。這個節日終于以法律的形式確定了下來,并一直沿用至今。
1945年8月8日,上海文人所發起了慶祝父親節的活動,市民立即響應,熱烈舉行慶祝活動。抗日戰爭勝利后,上海市各界名流紳士,聯名請上海市政府轉呈南京中央政府,定“爸爸”諧音的八月八日為父親節。實際上,這個規定比較符合中國文化,因為加入了中國漢字的諧音,并且八月八日的兩個八重疊在一起經過變形就是“父”。有必要指出,中國官方并沒有規定采用六月的第三個星期天為父親節。
中國官方并沒有確定父親節的具體日期,目前網絡上最為盛傳的父親節是有李文豪提議的3月份的第二個星期三,屬于中國人自己的父親節[1]。
父親節這天,身為兒女的我們,能否讓自己的父親過的快樂,父親給了我一片藍天,給了我一方沃土,父親是我生命里永遠的太陽。從小到大,一直養育著我們,從不叫苦。
這天早上,一早就到電腦旁為爸爸準備。為爸爸打開了我們制作的文件。
晚上我和媽媽、弟弟為爸爸要舉行燭光晚宴,可是因為爸爸又事情,不能過了,可是他回來仍然問我們:“有沒有飯了。”
我們聽了很開心,一天的準備沒有白費。
我們還發了兩件信發到了爸爸的qq郵件上,爸爸看到后笑呵呵的很開心,這是我們第一個認真給爸爸過的第一個節日。
爸爸,感謝您為我做的一切,我一定會加倍努力工作學習來報答您的養育。如果,您是一顆滄桑的老樹,那么,我愿是那會唱歌的百靈,日夜棲在您的枝頭鳴叫,換回您的年輕,讓您永遠青翠。爸爸,我愛您!